
18日,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的大灣區論壇在香港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出席作主旨演講。本屆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共同探索大灣區建設中的香港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大灣區擁有龐大的人口數量、豐富的土地資源、快速冒升的經濟實力及市場規模,為港澳業界的專業服務和高增值服務提供了更多發展平台。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特區更快恢復經濟動力的重點方向。本屆論壇以「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為主題,探討金融服務、貿易物流、專業服務、醫療健康等不同行業,以及城市間如何互利合作,共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此次論壇由中國日報與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合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
新冠肺炎加速了市場的變化與發展,不同行業為了適應「新常態」,改變了現有的營運模式。醫療健康服務業作為應對此次疫情不可或缺的一員,人們期待其能在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作出改變。在粵港澳大灣區衞生健康共同體的背景下,港澳地區與珠三角9市相比,擁有更優質的醫療資源。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發布的報告,從「醫療水準」、「就醫難度」及「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維度考慮,香港特區的醫療體系排名全球第四。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繫世界排名分別為第29和45,也處於領先水準。隨着大灣區對醫療健康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大,本港業界能否因而受惠,成為值得人們思索的問題。
本屆論壇的首場專題研討會圍繞主題「疫情影響下的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展望」展開討論,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醫生主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祈福集團董事長彭磷基教授、中銀集團人壽保險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香港亞洲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俊明先生及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教授五位演講嘉賓共同探討大灣區內的城市該如何合作,以促進醫療健康服務業在區內的發展。
今年兩會首次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新基建」旨在促進創新科技發展,以及強化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範疇包括5G網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資料中心、智慧計算、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專家預計,到2025年,新基建直接投資將達10萬億元左右,帶動投資累計或將超過17萬億元。 本屆論壇第二場專題研討會以「新基建 : 啟動經濟増長新引擎」為主題,由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鄧淑明博士主持,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ChoZan及Alarice創辦人Ashley Galina Dudarenok女士、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副主管郭冠鴻先生、第一線集團行政總裁曾家寶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先生及小i機械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先生擔任演講嘉賓,討論內容包括「新基建」將如何推動經濟發展,並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以及「新基建」可以如何幫助我們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本屆論壇最後的專題研討會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香港角色」為主題,特邀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博士出席並作主旨演講。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董事局主席陳坤耀教授會主持研討會,WeLab銀行董事局主席及集團資深顧問陳家強教授、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莊子雄先生、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教授、五邑大學校長助理王鵬教授及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博士五位演講嘉賓共同探討了不同行業間該如何跨界合作,把握大灣區新發展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