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宋偉 大連報道)第九屆中國國際貨代年會、第四屆國際貨運交易展會暨首屆全球貨代在線博覽會2日在遼寧大連開幕。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汪鳴表示,在國內、國際經濟發展新形勢下,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體現了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格局和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方式的改變,更體現着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後需求規模、產業空間布局調整的特徵。

第九屆中國國際貨代年會、第四屆國際貨運交易展會暨首屆全球貨代在線博覽會開幕(記者宋偉攝)

當日,汪鳴在《大循環、雙循環新格局與港航物流發展新趨勢》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目前中國港口規模體量巨大、擁有世界級遠洋航運企業,但港航物流存在集約經營能力、產業鏈增值能力不足,現代創新的商業模式在港航領域應用範圍和能力缺乏,參與未來物流網絡規模經濟的創新較慢等問題。「對港航物流業而言,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仍然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實現方式,因此在國際循環中的地位不會動搖。」

他認為,我國傳統上短運距為主、面向港口的物流體系必將面臨重大調整,輻射範圍、輻射距離的傳統邊界將被打破。適應生產、消費、流通和國際國內市場雙向交流的新邊界將由此建立起來。「港航物流需要在銜接大循環、雙循環中,從產業鏈、供應鏈融合層面,調整物流網絡和服務組織方式,形成全新的港航物流服務循環。」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汪鳴(記者宋偉攝)

在分析新發展格局下的經濟循環特徵與物流供需平衡時,汪鳴表示,經濟循環具有區域性平衡性。經濟要能形成循環並持續穩定運行,必須是特定區域(國內、國際)各個經濟部門之間互為需求、平衡的發展,由此形成的物流服務具有網絡化和流向、流量的雙向平衡特定性。因此要改變我國一直以來以面向沿海為主的相對單向的港航物流服務組織和運行模式,推動形成內外雙向、規模擴大、內外平衡的港航物流服務組織新架構。

「大循環、雙循環將為我國帶來新的增量擴張機遇,但對產業鏈、供應鏈銜接能力和服務模式、效率提出了新要求。」他坦言,中國物流業脫胎於粗放發展,在服務技術、業態、模式創新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在網絡化干支配有機銜接、高效運行方面存在瓶頸。需要抓住網絡化均衡規模機遇,構建「通道+樞紐」高效物流網絡,消除跨區域物流堵點和斷點。

在汪鳴看來,未來應着力培育港航物流和集疏運平臺、通道化多式聯運企業,培育網絡化國家物流樞紐干支配一體化服務企業,營造良好的企業成長環境。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