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投資接近30年的港商陳卓基(左一)認為內地消費潛力非常大。(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這讓在內地投資接近30年的港商陳卓基看到了無限商機。「現在一提內地市場,不少港商馬上就來精神。」陳卓基告訴記者,內地市場消費潛力更大,而且內地同時存在不同層次的消費人口,對多元化產品接納程度高。他相信,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中,港商可發現不少機會。

「過去港商最擅長將內地生產的產品銷往全球。不過,海外市場要麼需求高端產品,要麼需要廉價產品,較為兩極分化。內地市場則非常大,有很多不同的消費層次。因此開拓內需市場,需要一個全新的思路,任何不同類型的創意產品都有機會成為『爆款』。」陳卓基在內地投資多年,見證着內地國民收入在不斷提高,消費水平顯著上升。尤其在全球經濟不景的背景下,內地市場消費潛力尤為突出。「最特別的一點是,內地市民不排斥新鮮事物,他們的消費興趣不單單盯着奢侈品,對新穎、有創意的產品也願意埋單。我們將海外較為獨特的產品帶入內地市場,往往也能斬獲不錯的成績。」

陳卓基(前排中間)認為,香港年輕人未來的機遇在粵港澳大灣區。(受訪者供圖)

陳卓基早在1993年到廣東投資一家造船廠,近30年來頻繁往來粵港兩地,見證着祖國和大灣區日新月異的發展。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更堅定了陳卓基對大灣區產業前景的信心。「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實體經濟,才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國家提出『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讓我們更加對祖國未來的繁榮發展更有信心。」

陳卓基坦言,香港經歷過地產經濟泡沫,「炒樓」氛圍濃重,一度導致房地產行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過大,製造業和服務性企業成本上升,最終出現產業結構失衡。「看到國家發展的大方向,依然重視實體經濟,堅持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作為做內地投資實業的港商,也感到振奮。」他說,珠三角近年正在火熱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頗有成效。「廣東不少依靠土地和廉價勞動力的產業已經轉移出去。珠三角的港商也從生產廉價產品,升級為生產附加值含量高的產品,競爭力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陳卓基還兼任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副主席。「正是因為親眼看到祖國的發展,大灣區的發展,所以希望能讓更多香港年輕人都來走一走、看一看。」他說,內地消費市場正在增長、產業鏈正轉型升級,當中不少適合港青打拚的機會。「我對祖國未來的發現有信心。而大灣區更是其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大灣區是未來香港青年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