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國際仲裁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10月28日至29日,由全球法律專家參與的最高級仲裁論壇2020年度中國國際仲裁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內地、港澳以及海外仲裁界的權威專家、法官、和機構負責人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面對經濟發展全球化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國際糾紛的解決也面臨着新挑戰與新變革。司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司法部正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抓緊進行仲裁法的修改起草工作,完善仲裁工作的體制機制,提升中國仲裁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疫情給國際商事活動帶來衝擊 糾紛增多

論壇由廣州仲裁委與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SCC)、國際商會仲裁院(ICC)、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共同舉辦,由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太中心、中倫律師事務所、北京知仲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支持單位,代表了國際商事仲裁交流研討活動的高端水平。

中國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會長盧鵬起表示,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以及商事活動帶來嚴重衝擊,引發大量糾紛。探索疫情下公平高效的仲裁審理方式,建立國際爭議解決機構合作平台,已經成為仲裁界、法律界的共同心聲。近一時期以來,中國不斷推出商事仲裁爭議解決領域的對外開放新舉措,比如,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和爭議解決機構登記備案後在中國特定區域開展仲裁業務。

司法部二級巡視員石海表示,仲裁是各國多元化解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中國253家仲裁機構共處理了超過48萬件案件,其中,商事仲裁案件達28萬件,同比增長50%。今年以來,新冠疫情下相關案件持續大幅增長,中國也在多方面開展探索。

廣州仲裁委主任陳思民指,以廣州仲裁委為例,截至10月23日,廣仲今年已受理案件14880件宗,同比增長48.5%,受理涉外案件同比增長51.2%。其中,涉港澳案件佔據很大比例。作為國內最早探索互聯網仲裁的機構,廣仲創立了以遠程庭審為特色的國際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在疫情期間還發布了世界首個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為推動互聯網仲裁在全球範圍內的規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全球仲裁界、法律界專家和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新冠疫情給商事糾紛解決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敖敏輝攝

司法部抓緊開展仲裁法修改起草工作

石海表示,司法部聚焦指導全國仲裁工作發揮更大作用的方向,正在重點推進以下工作:推進完善仲裁製度,正在抓緊進行仲裁法修改的起草工作;提升中國仲裁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支持和培育有關地方打造面向世界或區域的仲裁中心;推進中國仲裁協會籌建工作,建立完善仲裁行業自律體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推進仲裁機構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建立適應仲裁行業發展需要的人事、財務、薪酬、稅收管理等制度;推進互聯網仲裁發展,支持仲裁機構探索在線立案、遠程庭審等新方式,為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發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