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共論糧食安全與健康。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本周是國家糧食安全宣傳周。北大現代農學院院長劉春明在17日舉行的全國工商聯第三十期德勝門大講堂表示,目前中國口糧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中國對國際農產品依賴度過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下降,導致中國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較大。

劉春明從主要的糧食產量分析指出中國口糧安全有保障。但他同時指出,雖然中國的水稻生產育種水平非常高,但是畝產在世界上沒有超過美國,好幾個國家都在中國前邊,美國玉米畝產量756公斤,中國是421公斤。中國小麥畝產量是超過美國的,在中國主產區山東、河南畝產800公斤是很容易實現的,美國的小麥畝產是231公斤。

他表示,現在中國人均糧食佔有在去年已經達到470公斤,「這是指我們生產出來的糧食,平均到中國每一個人頭上,去年是1.3斤,已經超過了國際安全標準線,家裡有糧,心中不慌,我們的糧食夠吃,不用着急回家賣糧食,囤糧食。」

他同時指出,中國糧食風險挑戰實際上非常大,因為中國的土地總量不足,「不是差一點,是差很多」。 同時,隨着國人消費習慣的改變,肉、蛋、奶、海鮮需求不斷增加,需要更多的糧食、飼料。在發達地區耕地撂荒越來越嚴重,「種小麥、種玉米,收成好了一畝地掙兩三百塊錢,不超過一千塊錢,按照每畝地掙五百塊錢算,北京現在農民工一天的價錢三百塊錢,農民到城裡打三天工肯定掙回來了。」他指出,耕地撂荒是中國糧食安全將來面臨的巨大挑戰。

他表示,在政府支持下,通過科技投入、育種創新和農民辛苦努力,目前中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土地勞動力成本在不斷增加,現在海南一畝地的成本是三千五百塊錢,「勞動力、人力成本大量的增加,整體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下降,將來誰種糧,是需要我們思考的。」

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160餘位企業家、糧食專家參加了會議,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樊友山出席會議。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