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視訊交流現場。(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陳旻攝影)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賀鵬飛南京報道:今年是台灣光復75周年。 10月18日上午,一場主題為「銘記民族抗戰史 共護和平謀未來」視訊交流會將南京與台北在雲端相連。兩岸學者同胞共同回望中華民族浴血抗戰歷史,攜手護衞和平,共創未來。

此次視訊交流由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台灣財團法人民主文化基金會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台灣新國際理論與實踐中心協辦。

75年前,台灣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版圖,這是中華民族團結抵抗帝國侵略的共同成果。台海兩岸之間,反日抗暴的歷史血跡始終是兩岸人民的共同記憶。

開場,南京播放了一段時長9分鐘的美國牧師約翰.馬吉在83年前拍攝記錄侵華日軍南京暴行珍貴歷史畫面,中國證人伍長德觸目驚心的傷口展示,一棟房屋內11人被日軍殺害的慘狀目擊,幾乎被砍斷頭顱的女傷者頸部巨大的「V」形傷口……這些東京審判檢方證人和證據畫面,真實重現了日軍屠城的第一現場,引起台灣學者與嘉賓強烈震撼。

1991年,台灣作家、編劇、導演王正方花費一個月時間,拍攝製作完成了紀錄片《馬吉的證言》。如今,這部紀錄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廳內循環播放了13年。

「1991年,我默默地看了約翰馬吉牧師1937年在南京拍攝的幾捲南京大屠殺8mm紀錄影片,痛苦、震撼,悲憤而不能自持。」身在醫院不能來到現場的導演王正方,特別寫了一段敢言請現場代念。他說,「日軍血淋淋的殘害殺戮無辜平民,鐵證如山。自私兇惡的軍國主義者、霸權主義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必須銘記在案,後世人類當引以為戒。」

十五年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出版了《台灣光復紀實》,以時間為經,以事件和人物為緯,用近400幅圖片、5萬字,呈現了台灣光復的歷史。該館館長馬振犢介紹了該館關於台灣光復館藏歷史史料與研究成果。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道,在紀念館展廳內有一塊專門介紹台灣光復的展板,展示了日軍在台灣投降和台灣同胞慶祝光復的歷史照片。張建軍表示,兩岸共寫史書的前提,是共享史料。「這個史料,我認為應該包括文物。在全館的文物藏品里,有着台灣同胞的貢獻」。在紀念館展廳里,有戰後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庭審現場的場景複原。正是南京審判,經過大量的法庭調查和現場勘驗,做出了南京大屠殺「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的正義判決。「當年的庭長石美瑜法官後來前往台灣,其子石南陽先生累計向我館捐贈了122件文物資料,其中有南京大屠殺案主犯谷壽夫的《死刑判決書底稿》,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進行殺人競賽的兩個日本戰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還有持刀砍殺300多中國人的日本戰犯田中軍吉的死刑判決書底稿。」「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是我們研究和展覽的關鍵,也是我們捍衛歷史事實和民族尊嚴的重要依據。」

中山陵園管理局副局長廖錦漢說,「台灣‘光復節’應被永遠銘記。」「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紀念——不為宣揚復仇的怨念,只為許下復興的心愿! 」時值今日,75年已過去了,親歷者也越來越少了,廖錦漢認為,當下兩岸應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檔案史料「搶救性」徵集研究,並及時將研究成果通過線上、線下相集合的形式,以展覽、講座、書籍、電影、電視劇、音樂劇、話劇、情景劇、快閃、抖音、微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向大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教育宣傳。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於兩岸青年而言,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和開拓者』」為此,南京師範大學2018級中國近代史博士研究生張雅倩認為,應兩岸合作開展口述訪談、挖掘文獻史料、共享歷史資源,加強共同研究、多種形式傳播抗戰歷史。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