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文匯網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1911年成立時提出「香港大學為中國而立」。可百年後的今天,卻有港大學生會個別成員自行在迎新致辭中聲稱,「香港大學為香港而立」。對此,畢業於港大的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大學成立的原意,就是面向中國內地學生的。學生會想按照他們的角度重寫大學的歷史,是不靠譜的,因為歷史就是歷史。

「港大成立的時候,香港作為殖民地在英國管治下剛剛過了半個世紀。」作為這方面的專家,劉智鵬在面對採訪時,依然嚴謹地準備了厚厚一沓資料。他解釋道,晚清時期,尤其是甲午戰爭後,日本對中國的「影響」愈來愈大,其在文化上的推進,是英國無法達到的。在此背景下,英國有人認為需在中國範圍內建立一所大學,將其「高端文化」通過學生開枝散葉至中國各地,以確保大英帝國在中國及遠東的利益。但當時,進入內地辦校不易,香港就成為「最好的地方」。

1907年,時任港督盧吉提出,香港已成為一座大城市,獨欠一所大學,美中不足。可由於經費問題,當時的港英政府對此事「不太感冒」。「(港英)政府不願拿錢,英國政府也不願拿錢。」劉智鵬說,彼時已有不少在港華商事業有成,諸如何啟、曹善允等,他們認為大學成立後,內地學子將從中獲益,於是皆支持建校、慷慨出資,身在海外的陸佑亦如此。「當中最特別的,是時任兩廣總督、張愛玲的叔叔(堂叔)張人駿。」劉智鵬核實了手中的資料後續說,張人駿一人就捐了20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在長達百年的港大歷史中,有太多中國人在此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孫中山先生、著名文學家許地山、美學大師朱光潛、史學大師陳寅恪、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南來學者錢穆、機械學家劉仙洲等等,劉智鵬一一道來。他告訴記者,孫中山先生就讀的華人西醫書院,就是港大醫學院的前身,而中山先生本人也曾表示,自己是港大的一份子。

「還有朱光潛先生,他來香港時特別要回到港大,回到校本部大樓和宿舍去。」說到此,劉智鵬嘴角不由微微上揚,「我是80年代在港大上學,朱老回來,我也在現場,還跟同學一起與他合照。」

事實上,自上世紀20年代初起,港大一路為內地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他們後來在推動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劉智鵬認為,儘管英國當時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成立大學的,但這百年的發展歷程卻顯示出,港大達到了其「為中國而立」的設立初衷。

隨着時代變遷,內地與香港的交往日益密切。作為香港八所大學之首,港大與內地的交流非常活躍,學術、教育、產業、公共管治等領域,均有涉及。劉智鵬表示,並不擔心港大傳統及文化會受到短期社會影響。但直言港大學生會想按自己的角度重寫大學歷史,是不靠譜的。「歷史就是歷史,要改也要遵守歷史學的規矩,比如能否拿出證據等等。」

他指出,港大校訓「明德格物」正是希望學生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德才兼備。香港,尤其是香港大學,處於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每日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各種各樣的信息。學生應當基於歷史,用謙虛的心態看待新事物的發展,理性客觀地重新認識香港、認識國家、認識兩地關係。

(來源:香港中通社)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