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舉辦的冬博會奧運城市發展論壇聚焦奧運遺產傳承。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創造豐厚的冬奧遺產,為主辦城市和廣大民眾帶來長期、積極的收益,是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內容,也符合國際奧委會的改革精神。
韓子榮說,傳承利用冬奧遺產、激發城市發展新活力需要注重體育遺產的創造傳承、注重經濟遺產的傳承、注重社會遺產的傳承、注重文化遺產的傳承、注重環境遺產的傳承、注重城市和區域發展遺產的傳承。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給予厚望,「北京冬奧會的遺產不僅僅只是賽時17天的體育盛宴,也不應該局限於從申辦到舉辦的7年籌備期,而是應放眼長遠,讓奧運會在20年甚至更長時間為舉辦城市做貢獻。我們不應該讓一座城市去適應奧運會,恰恰相反,奧運會必須適應一座城市、一個地區,北京已經完全做到了。」
對於奧運遺產傳承,他以延慶和張家口舉例說,對於中國居民和很多外國人來說,在北京舉辦完冬奧會後,人們會意識到,可以在距北京和延慶一小時之外的地方進行高山滑雪,同時,還可以去張家口進行越野滑雪。他確信以北京所提供的高質量設施和服務,人們一定會說:「我的下一個假期將在中國度過,將在北京周邊進行冬季運動」。
杜比還肯定了冬博會和北京冬奧會在創新方面所做的貢獻,「我們第一次大規模地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冰場的製冷劑,因為它將減少製冷劑對環境的影響。」
青島奧帆城市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臧愛民在演講過程中,播放了第12屆帆船周海洋節的視頻,為大家展示青島以帆船運動為載體,持續發揮奧運效應,將「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設與體育、旅遊、文化、商貿、會展多元業態深度融合,與城市精神文明和社會建設有效促進的效果。她說,「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已成為國際標準的開放平台,以帆船為媒,聚四海賓朋,對加快青島與世界的交融並進,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