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經濟其中一個重要引擎,提速提效發展至關重要。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過去一年成功從立法會取得4個項目的撥款及開始部分大型工程,他形容「是前所未見的速度」,一些新發展區由開始研究到開始產出土地,由過去需時約13年大幅縮減至7年。

顏倫樂,唐王心


政府大力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部分項目為建築注入新生命,提供多元化、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將其變身成遊客好去處,推動文化旅遊和說好香港故事。其中3幢位於不同地區經活化後的歷史建築,包括前流浮山警署、舊大埔警署以及聯和市場,分別提供遊樂、餐飲和購物體驗,讓遊客在歷史氛圍中盡情享受香港的魅力,當中兩幢座落於發展中的北部都會區,正正體現了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理念。
發展局於2008年推出活化計劃,通過夥拍非牟利機構,保存、活化及善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現時,共有24幢歷史建築先後被納入活化計劃,當中有14幢歷史建築已投入運作,項目各具特色。

蘇淑薇


關稅戰對全球貿易影響深遠,香港應該如何解決難題、迎接機遇?大公文匯全媒體採訪經民聯多位成員,探討香港應對貿易摩擦的戰略布局。

陸永俊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日前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記者訪問時表示,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建築類別的學科非常強大,而「一帶一路」國家十分看重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理大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十分有吸引力。

吴承祐


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今日(4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香港下一步發展和北部都會區建設,作為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不能只做裁判員,也要做運動員,不能做看客,要做實幹家,對香港特區政府不能指指點點、批評,而是要意識到自身也是香港建設力量的一員。

夏遠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隨著香港步入老齡化社會,到2046年,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將年滿65歲或以上,目前的住房問題將變得越來越明顯。儘管預計長者人口將從2021年的145萬增長至2046年的274萬,惟私營老年住房選擇明顯不足,而中高端獨立住所亦相當短缺。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北部都會區有很多新土地,政府可以利用其發展低密度的退休或安老設施,提供更多元化長者住宅,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質素,亦能帶動特定地區的房地產需求。

崔瀅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