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錦輝 星之谷按揭轉介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特許金融分析師
隨着大灣區等內地城市快速發展,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居住空間更寬敞,吸引了不少港人考慮退休後變賣香港物業,再北上養老。不過,近年本港樓價回落,物業未能以心水價位放售,而退休之日卻迫在眉睫。此時,業主可以考慮將已供滿的物業,透過申請「現契套現」來獲取資金。但這條路並非通行無阻,最終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大條件——貸款人的年齡與物業的樓齡,這兩者將主宰業主的套現空間。
黎先生(化名)今年63歲,在職場打拼大半生,即將退休。由於他覺得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於是計劃出售香港物業後移居中山養老。然而,他的單位放售多時乏人問津,即使有出價也較預期低一至兩成,故一直未能成交。另一方面,黎先生退休日子漸近,需要盡早規劃並準備資金,因而正躊躇是否應降價求售?
毋須低價賣樓
其實黎先生還有另一個選擇——將現契物業重新申請按揭,套現作為內地的生活費。一般而言,現契按揭最高可借樓價的7成,但需滿足特定條件,例如擁有固定入息或物業以外的其他資產。如果只計劃借樓價3至5成,獲批機會較大,手續也相對簡單。以黎先生市值約700萬的物業為例,套現5成即有350萬元,足夠他在內地安享晚年。
雖然資產按揭手續較為簡便,但申請人仍須注意貸款人年齡與物業樓齡對審批結果的影響。銀行一般會以「75減」人齡或樓齡計算還款期,即使個別銀行較寬鬆可用「80減」,以黎先生63歲的年齡計算,銀行批出的最長貸款年期也只有17年。
還款期較短,意味着每月供款額會隨之增加。以黎先生350萬元的按揭額、3.25%息口計算,若還款期為12年,每月供款逾2.2萬元。他必須審慎評估,退休後是否能負擔這筆供款。
可加擔保人紓還款壓力
如果黎先生認為供款負擔太重,可嘗試邀請一位較年輕的直系親屬作為擔保人,從而延長還款年期。擔保人本身須擁有個人資產,且沒有其他重大負債,銀行才有機會以擔保人的年齡計算還款期,從而降低每月還款額。
借款人的年齡尚可透過擔保人調整,但如果樓齡過高則較難解決。銀行會以「人齡」或「樓齡」中較高的一項計算還款期。若樓齡達65至70年或以上,銀行甚至可能拒絕按揭申請。幸好,黎先生的物業樓齡僅40年,且屬於大型屋苑,保養得宜,因此這方面未構成阻礙。
利用租金收入還款
過往有業主套現後將資金用於內地置業,一旦銀行知悉,會擔心貸款人因此增加額外債務,審批時會更為審慎,但如果資金是用作日常生活費,銀行通常審批不會過於嚴格。
另外,透過資產按揭申請套現,申請人除承按物業外,最好能提供其他資產證明,或考慮將承按物業出租,以穩定的租金收入作為還款來源,從而令銀行相信申請人是有能力還款的。
逆按揭可分期收取年金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為物業申請安老按揭(或稱逆按揭)。逆按揭是指將供滿的物業抵押予銀行,業主再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每月收取年金,直至百年歸老後,其遺產代理人可選擇清還安老按揭貸款以贖回物業,否則銀行會將抵押物業出售以清還安老按揭貸款,及將餘款交予遺產代理人。
選擇逆按揭的好處,是業主可以每月有收入去生活,而且終身毋須還款,並可繼續居住於物業內,但需要支付按揭保費、輔導費、手續費、法律費用,亦有機會需要付費驗樓,後人若想贖回物業,則需清還累計的貸款本金與利息。
無論是申請按揭套現或逆按揭,都可為業主提供退休後的生活資金,惟各有優劣,業主可事前諮詢按揭中介,比較哪一個方案較為合適。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