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國內跨徑最大 南京新生圩長江大橋正式通車

2025-11-26 11:27:53 神州
新生圩長江大橋為已建成同類型橋樑跨徑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南京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歐陽思柔、通訊員趙振宇報道)萬里長江再添新通道——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發布消息指,11月26日,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建設、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江蘇南京新生圩長江大橋(仙新路過江通道)正式建成通車。

大橋主塔相當於88層樓高,其外包「N」字形鋼結構設計靈感源自南京簡稱「寧」的拼音首字母。南京傳真

新生圩長江大橋跨江主橋為主跨1760米的單跨吊鋼箱樑懸索橋,為已建成同類型橋樑跨徑國內第一、世界第三。主塔塔高263.8米,相當於88層樓高,是目前南京地區橋樑塔高之最;其外包「N」字形鋼結構設計靈感源自南京簡稱「寧」的拼音首字母。

新生圩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萬里長江再添新通道。南京傳真

南京新生圩長江大橋是「十四五」期間南京城市發展重大工程項目。上游距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約6.2公里,下游距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約4.3公里。項目全長約13.17公里,主線設計時速80公里、雙向六車道,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是連接該市棲霞區、江北新區、經開區的重要紐帶,由跨江大橋、烏龍山隧道、南北引橋、南北錨碇等組成。

項目主體工程於2020年3月開工建設,至2025年11月建成通車,建設過程充滿挑戰。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組織中交二航局施工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安全優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項目團隊主持研發「60米級深大圓形地連牆錨碇基礎施工關鍵技術」,首次在大跨度懸索橋錨碇地連牆槽壁加固領域採用內外雙層SMC工法進行槽壁加固;基坑取土過程中,研發了可移動的取土拚裝平台,實現了取土設備能夠靠近基坑邊緣進行取土,確保靈活移動,提高了取土效率;首次將「塔吊吊裝+新型防離析導管+混凝土泵車」的組合工藝應用於深大基坑混凝土填芯澆築。

主橋鋼箱樑架設過程中,為兼顧通航與安全,箱樑由專用運輸船運輸至橋位,使用兩台500噸纜載吊機,配合最先進的全液壓連續千斤頂提升、行走系統,由跨中向主塔方向依次吊裝;創新採用「邊架設、邊焊接」工藝,大大提升吊裝效率,3個月完成97個節段架設任務,並順利實現大橋合龍。

作為南京「高快速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通車後,將構建起江北新區與棲霞區的快速直達通道,棲霞大道至江北大道的通行時間將由1小時縮短至10分鐘,對於提升南京長江幹線過江能力、完善區域路網體系,實現南京跨江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