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必須堅決阻擊日本右翼勢力妄圖復活軍國主義的危險動向

2025-11-25 22:56:49 國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妄稱「台灣有事」可能對日本構成「存亡危機事態」,暗示可能以行使所謂「集體自衛權」為由,武力介入台灣問題,性質影響極其惡劣,引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和各國有識之士廣泛反對。專家表示,國際社會必須高度警惕日本借「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公然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復活軍國主義的危險動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指出,高市早苗作為日本現任首相,在國會答辯正式場合發表上述言論並非偶然事件,而是日本右翼勢力企圖借渲染「中國威脅論」和台海緊張局勢,為擺脫戰後「和平憲法」束縛、推動再軍事化尋找藉口的最新反映。日本在這方面的危險動向必須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認為,高市近期錯誤言論的動因主要有二:其一,出於個人政治需要,為鞏固其執政地位而迎合國內右翼勢力;其二,更深層次反映了日本政治右傾化持續加劇的總體趨勢。其最終目的在於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日方的倒行逆施將對地區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日本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動侵略戰爭。《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日本「完全解除武裝」,不再維持「使其重新武裝作戰之工業」。日本在其「和平憲法」中承諾「永遠放棄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以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波茨坦公告》以及「和平憲法」是戰後日本重獲國際社會接納的前提,構成當代國際秩序的一部分,其有關規定是日本承擔的國際法義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外法治與安全研究所研究員王旭表示,日方暗示可能武力干涉台海局勢,這並非其所謂的「自衛」行為,而是發動戰爭的公然威脅,不僅違背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中作出的承諾,更與其「和平憲法」第九條根本對立。她進一步指出,日本通過制定《周邊事態法》、新安保法案以及大力發展進攻性武器,已在制度和實質上架空並篡改了「專守防衛」原則。

「2015年日本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已引發中國及亞洲鄰國的強烈質疑,若將其用於干預台灣問題,更是對其憲法和平主義精神的徹底背離。」項昊宇強調,日本若採取此類行動,將構成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根本性挑戰,嚴重違反國際法及其自身承諾,合法性完全為零。

針對所謂「存亡危機事態」的說法,專家指出,渲染外部威脅、製造危機意識是日本軍國主義過去的慣用手段。歷史上,日本曾多次以誇大外部威脅、捏造「存亡危機」為藉口,為其發動侵略戰爭、破壞地區和平的行為進行辯護和動員。對此,國際社會特別是地區國家都有深切而慘痛的共同記憶。

回顧歷史,1931年日本以所謂「滿洲存亡」為藉口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隨後又提出「『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存亡之戰」,將侵略戰火蔓延至整個亞洲;甚至將是否襲擊珍珠港也與「日本存亡」掛鈎,最終點燃太平洋戰火。然而,將別國領土視為本國「生存條件」的荒謬邏輯和行徑,終將難逃失敗命運。

日本國內有識之士也針對高市近期謬論表達明確立場。前日本外務省官員、東亞共同體研究所所長孫崎享指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謂與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相關之說毫無根據。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日本政府應嚴格恪守在台灣問題上作出的政治承諾。

「高市早苗本人持有極端保守的右翼史觀和鮮明的親台立場。擔任首相後,她以前所未有的激進姿態增加防衛支出、開發進攻性武器,甚至意圖修改『無核三原則』,這些動向令人聯想到絕不能重演的歷史,顯示出某種新型軍國主義的萌芽,中國及亞洲各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苗吉指出。

專家表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台灣光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年份,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維護正義的人們都應當從根本上看清日本右翼勢力妄圖復活軍國主義的危險動向,旗幟鮮明對逆歷史潮流而動、開歷史倒車的言行說不,齊心協力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