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慰安婦追蹤系列 二之一】「極秘檔案」首揭日軍在港慰安設施體系

2025-11-25 05:34:54 文匯專題
●「軍事極秘」文件, 即《香港佔領地總督與第2遣支艦隊司令長官關於香港警備及軍事管理實施的協定備忘錄》。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 翻拍
●正文第三頁出現「慰安設施」分類。這是二戰期間日軍於香港設置慰安設施軍方文件的首次發現。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 翻拍

編者按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熱潮尚未消退,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圖謀便已開始蠢蠢欲動。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沿用日本右翼淡化或否認歷史的話語邏輯,發表涉台言論,在愚弄日本國民之餘,更進一步為日本軍國主義復辟解除封印,值得國際社會高度警惕。香港文匯報延續此前的慰安婦系列調查,揭露日本海軍於香港曾設立至少四所慰安所的歷史史實後,再次基於日本軍方檔案與相關原始文件推出本期後續調查,旨在以第一手史料還原事件脈絡,梳理右翼與日政府否認歷史的路徑與手法,供讀者在面對當前輿論與政治語境時,做出基於證據的判斷。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於今年7月連續刊登侵華日軍位於灣仔謝斐道設立四家海軍慰安所的報道引發內地和海外讀者的關注。有日本讀者寄來據港日軍「軍事極秘」文件,印證本報前述報道的同時,亦提及新線索與信息。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確認了文件的真實性後再度進行深入調查,證實侵華日軍於港所設的「慰安設施」,遠比想像中複雜。浸會大學歷史系主任鄺智文團隊亦在接獲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提供史料的同時,對日據香港網站數據進行增補和訂正。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

本報研判史料 助專家修訂研究數據

浸會大學歷史系主任鄺智文團隊根據日據時期的《日本人關係電話簿》,早前於日據香港網站率先標註位於灣仔謝斐道附近的四間慰安所,但相關信息仍僅限於民間資料,未有日本軍方資料進行佐證。

會館俱樂部食堂列「慰安」體系

上述「軍事極秘」文件,名為《香港佔領地總督與第2遣支艦隊司令長官關於香港警備及軍事管理實施的協定備忘錄》,成文時間為「昭和十七年(即1942年 編者註)五月四日」。內容主要涉及日軍對香港民用設施的佔用和管理瓜分。從行文習慣上來看,文件符合日本「明治」至「昭和」時期的公文風格。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據文件名,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查詢確認,其為現藏於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的「昭和17年 『陸亞密大日記 第19号2/3 』」文件的一部分。

前述文件正文第三頁「移交」項目中,赫然出現「慰安設施」分類。其文稱:「海軍會館(舊英京飯店)海軍將校俱樂部(六國飯店)海軍慰安所(四棟)海軍指定食堂(五棟)將在適當時機移交管理。」這是二戰期間日軍於香港設置慰安設施軍方文件的首次發現。同時也意味着日軍在佔領香港後於短短5個月時間內,便建立了龐大的、等級森嚴的慰安設施體系。

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於日據香港網站進行數據比對,發現海軍會館(舊英京飯店)並未出現在上述網站上,而網站中的海軍將校俱樂部亦不在六國飯店。

學者據本報提供文件更新網站

7月中旬,鄺智文教授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新聞調查部查詢時表示,已將海軍會館(舊英京飯店)的信息增補標定於日據香港網站上。至於文件中提及海軍將校俱樂部,網站根據1943 年 11 月出版的《日本人關係電話簿》信息,標註其地址為柯布連道 10 號,再結合一張相信攝於1941年9月的老照片比對,顯示當時柯布連道與告士打道交接處曾開設有六國飯店第二支店,「相信這可以解釋為何日軍文件中說海軍將校俱樂部在六國飯店。」

鄺智文表示,文件中所提及的四所海軍慰安所,應為此前日據香港網站中標識的「吾妻屋」、「乙姬」、「桃園」和「南海莊」,但文件中海軍指定五間食堂,於《日本人關係電話簿》只提及第一和第三食堂,「另外幾間可能因停止運作或其他原因未有提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