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23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將赴加勒比地區視察在當地的美軍,預期將與駐當地美軍的指揮官商議美軍在加勒比海上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批准在委內瑞拉境內實施「秘密行動」的方案,但關於是否對委發起更大範圍的軍事行動,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慰軍」還是「備戰」?
按知情人士說法,凱恩定於24日訪問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並將登上一艘在加勒比海參與執行所謂「打擊運毒船」任務的美國海軍戰艦。官方說法是,凱恩此次訪問是在感恩節前對美軍士兵表達感謝。凱恩將與美軍指揮官就美軍艦船的「預備」工作展開磋商。
波多黎各與委內瑞拉隔加勒比海相望,凱恩被視為美軍「南方之矛」行動的主要推動者。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本月13日宣布發起代號「南方之矛」軍事行動,此後美軍「傑拉爾德·R·福特」號航母打擊群進入加勒比海域。目前,美國在加勒比地區集結的兵力達1.5萬人,其中約5000人駐紮在波多黎各的軍事基地。
《紐約時報》依據對所獲衛星圖像的分析報道,美軍戰艦在距委內瑞拉海岸80至160公里的一片海域遊弋。這與美方宣稱的多條主要「海上販毒線路」距離遙遠。
另外,載有精確制導武器的美軍B-1和B-52轟炸機在委內瑞拉海岸以外空域執行例行訓練任務。本月16日至2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支部隊還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防軍舉行聯合演習。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與委內瑞拉隔帕裏亞灣相望,海岸線間隔最近處僅約10公里。
「一旦戰爭打響,結局難以預測」
特朗普10月下旬就宣稱美國正準備對委內瑞拉境內「販毒集團」展開地面行動,後又表示已授權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委境內實施秘密行動。多名知情人士認為,中情局行動可能在為美國發起軍事打擊鋪路。
《紐約時報》23日報道稱,由於特朗普尚未授權對委發起地面軍事行動,美方下一階段施壓舉措可能是在委實施破壞活動或進行網絡戰、心理戰、信息戰。
按美國政府官員說法,特朗普尚未決定如何對委實施下一階段軍事行動。
報道稱,截至目前,美方在加勒比地區實施的軍事打擊行動仍以「緝毒」名義進行。9月初以來,美軍已在加勒比海和東太平洋擊沉超過20艘所謂「運毒船」,造成80餘人死亡。美方並未提供這些船隻從事販毒活動的證據,國際人權團體譴責美軍在這些行動中「非法殺害平民」,包括美國部分盟友在內的多國也認為美方此舉違反國際法。
美國聯邦航空局21日向多家大型航空公司發出警告,稱鑒於委內瑞拉「安全局勢惡化、境內和周邊軍事活動加強」,任何民航客機飛越委內瑞拉領空都會「面臨危險境況」,各航企需「謹慎行事」。截至23日,一些航空公司已宣布取消進出委內瑞拉的航班。
加勒比海上的緊張氣氛引發委內瑞拉兩個鄰國的關切。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23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批評這種針對一個國家的民航運輸封鎖行為,指出「封鎖國家意味着封鎖人民,這是反人類罪行」。他呼籲恢復「進出所有拉美國家的定期航班」。
巴西總統盧拉對美國在加勒比海域的軍事集結動向「非常擔憂」,表示有意就此和特朗普磋商。盧拉認為,現在沒有理由啟動戰事。「一旦戰爭打響,結局難以預測。」
(來源:新華社)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