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沒有美國 這兩場世界重要會議開得不錯

2025-11-23 18:03:57 國際

2025年11月舉行的‌G20約堡峰會與COP30氣候大會在美國缺席背景下取得顯著成果,展現了國際社會推進多邊合作的決心。

頂住美國壓力 G20約堡峰會通過聯合宣言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22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開幕。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羅納德·拉莫拉在當天下午召開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與會各方已就會議核心議程達成共識,並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約翰內斯堡峰會宣言》。

11月22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羅納德·拉莫拉在記者會上發言。新華社

這是G20峰會首次於開幕當日通過聯合宣言。會議前夕,美國駐南非大使館照會南非政府,重申美方不會參加此次峰會,並反對在未經美方同意下「以二十國集團共識為前提發表任何峰會成果文件」。南非政府隨即表示,美方已因抵制峰會而失去「發言」資格,南非不會屈服於美方脅迫。

峰會宣言共包含122條內容,強調通過多邊合作應對全球挑戰,並呼籲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以推動包容性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南非總統發言人文森特·馬格韋尼亞當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宣言的順利通過表明各國正以實際行動加強協作、支持多邊主義。他強調,世界是休戚與共的大家庭,任何國家在追求發展目標的進程中都不可能獨行。此次峰會也再次彰顯了多邊主義的重要性。

美國是下一任G20輪值主席國。此前據媒體報道,美方計劃僅派駐南非大使館臨時代辦出席輪值主席國交接儀式,遭到南非政府拒絕。馬格韋尼亞表示,這一安排對於南非來說「不可接受」。

在被問及與美國的輪值主席國交接安排時,拉莫拉指出,鑒於美方未按外交慣例派出相應級別代表參會,南非不會在峰會現場舉行輪值主席國交接儀式。他強調,美國作為G20成員,理應由國家元首或部長級官員參加峰會。

拉莫拉表示,南非始終秉持開放與友好態度,願與美方繼續保持合作。交接儀式將於峰會結束後在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舉行,也可在美方提出請求後,於南非境內其他適當地點進行。

貝倫氣候大會閉幕 展現綠色轉型決心

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經過「加時」後於22日閉幕,大會達成名為《全球動員 團結協作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政治文件,展現了各方合作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

這份文件涵蓋減緩、適應、資金、國際合作等方面內容,將推動《巴黎協定》的繼續實施。《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斯蒂爾在閉幕全體會議上表示,這次大會說明全球希望通過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會議達成的文件宣告,全球向低排放和氣候韌性社會的轉型不可逆轉,是未來大勢所趨。

11月21日,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上,大會主席多拉戈發言。新華社

本次大會原計劃21日閉幕。但21日晚,由於多個締約方對部分核心議題未達成共識,會議進入「加時」階段。大會主席多拉戈當天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給本屆大會議程帶來巨大挑戰。會議達成的文件指出,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行動方面與預期目標存在差距,在資金方面應繼續根據《公約》下的現有義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

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貝倫氣候大會能夠達成這份文件實屬不易,這展現了締約方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強烈政治意願,表明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世界大勢、時代潮流、人心所向。中國宣布的國家自主貢獻中「力爭做得更好」這句話,被各方所接受,成為國際共識。

李高介紹,中國堅持多邊主義,推動大會取得了多項成果,包括: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維護《巴黎協定》的制度安排,特別是國家自主貢獻制度;氣候多邊進程中首次納入了反對單邊措施的相關機制;建立了公正轉型的工作機制。此外,中國還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推動發達國家增加對發展中國家適應資金的支持,為大會取得積極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會文件顯示,土耳其將主辦《公約》第三十一次締約方大會(COP31),同時由澳大利亞派代表擔任談判主席。

此次大會,美國代表團未見蹤影。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