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高鈺)香港大學文學院宣布啟動「蘇彰德藝術文物修護博士後研究員計劃」,希望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推動香港及亞太區藝術文物修護的發展。今日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啟動儀式上,校方宣布中國書畫科學分析研究項目亦正式啟動,參與者分別為來自學術界的港大文學院、公共博物館界別的香港藝術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物修復辦事處的專業文物修護團隊,以及私人捐贈者蘇彰德教授。
港大協理副校長(文化及對外事務)兼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主任孔德立表示,在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文化藝術產業之際,港大與香港藝術館攜手開創此項合作,別具意義,期待港大能在藝術文物修護培訓及科研領域引領香港、大灣區以至國際的發展,並帶來更多就業和其他機會,讓年輕人和公眾受益。大學與博物館的跨界合作,並結合私人資本,是國際公認能推動學術研究、促進公眾藝術參與及藏品保護的有效模式。藏品研究是藝術文物修護的基礎,更是策展創新的關鍵,有關計劃將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藝術、文化、及創意產業的樞紐,引進世界級修護人才,強化本地文化遺產修護能力,及促進跨學科協作。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表示,在蘇彰德支持下,聯同港大文學院與修復辦招募全球人才,開展這項突破性合作。團隊將從藝術、學術及科學角度,深入研究館藏的世界級中國書畫珍品,並運用先進的修護技術,拓展對這些文化瑰寶的認知,揭開傳世傑作的神秘面紗。
獲選的研究員將開展中國書畫科學分析研究項目,以香港藝術館指定的中國書畫藏品為研究對象。研究員將隸屬港大文學院的Society of Fellows in the Humanities,並與港大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的馬文濤教授及修復辦總監謝建輝及其團隊緊密合作,進行日常研究工作。相關招聘資訊將適時於港大招聘網頁刊登。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