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豪情,也有「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閒趣;他以抗金復國為志,臨終絕筆《示兒》字字泣血,傾其一生唱響「南宋愛國最強音」。他是陸遊,一位將家國命運熔鑄於個人生命的「亘古男兒」。11月22日20:00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宗師列傳·大宋詞人傳》將播出陸遊篇,主持人撒貝寧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楊雨組成探訪團,共同走近這位一生守望「九州同」的愛國詩人。
將「位卑未敢忘憂國」鑄入生命
陸遊的愛國情結,早在其童年時代便已深植。靖康之變後,中原陷落,幼年陸遊隨家人輾轉逃難,歷經流離之苦。本期節目,探訪團將「穿越」陸遊少年時期居住的東陽(今屬浙江)山區,見證他在讀書習武的成長環境中,逐漸萌發抗金報國的志向。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結,伴隨陸遊走過跌宕起伏的一生。青年陸遊意氣風發,卻因「喜論恢復」觸怒權臣秦檜,仕途不順。然而,這並未磨滅他的報國之志。中年時期,他親臨南鄭前線,在「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豪情中,將軍事才華付諸實踐。即便至暮年閒居山陰,他依然不滅報國之志,「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臨終之際,陸遊留下詩篇《示兒》,這是他生命的絕唱。其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凝結了他「但悲不見九州同」的畢生期盼,成為穿越時空的愛國強音。
《宗師列傳·大宋詞人傳》由演員張耀、周一圍共同塑造陸遊形象,生動呈現這位「亘古男兒」的人生軌跡。其中,張耀飾演青年陸遊,展現其初入仕途的銳氣與執着;周一圍則從中年演到老年,以精湛演技刻畫陸遊從軍旅豪情到暮年堅韌的跌宕過程。
於生活細微處見「放翁」真性情
自號「放翁」的陸遊並非只有「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豪情一面,「熱血」「硬漢」等標籤之下還藏着一個鮮活、溫暖的靈魂。雖一生壯志未酬,但陸遊始終保有對生活的熱愛,其情感世界格外豐沛真摯。他與唐氏相知相愛,卻無奈被迫分開,留下《釵頭鳳》(紅酥手)裏「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的千古悲音。他為人慷慨豪邁,廣交好友,與範成大等不僅是知交,更曾在仕途上共事,結下深厚的詩友之誼。歷史上的陸遊還對貓情有獨鍾,一生為貓寫下十餘首詩。節目中,探訪團將造訪陸遊晚年居所,見識他與愛貓為伴的溫馨場景。這些生活細節,共同塑造出一個立體、飽滿、可親可感的陸遊。
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自喻,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悲憤與敬仰,再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期盼,陸遊用一生詮釋了何為「亘古男兒」。他的愛國情懷是融於血液、刻入骨髓的生命實踐。
11月22日20:00檔,鎖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宗師列傳·大宋詞人傳》,跨越九百年時光,讀懂陸遊的執着與深情,感受那份中國人血脈中流淌的家國情懷。央視頻App同步播出。
(來源:央視一套)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