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喬輝、王月)11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綠色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龐博、商務廳副廳長侯燕會分別就農畜產品供給與消費市場升級答記者問,披露「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在民生經濟領域實現「供給提質」與「流通提效」的雙重突破,讓「蒙字號」好物從田間直達餐桌,讓城鄉消費煙火氣持續升騰。
餐桌保障力:從「量足」到「質優」的供給革命
「『奶皮子糖葫蘆』走紅背後,是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躍升。」龐博介紹,全區錨定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定位,構建「四梁八柱」供給體系:「糧袋子」越扛越穩,實現糧食「二十一連豐」,2024年總產量首次突破800億斤達820億斤,單產創779.7斤/畝的歷史新高,成為國家穩定糧倉。「肉奶罐」全國領跑,牛羊肉產量穩居全國第一,2024年肉類總產量達300萬噸;牛奶產量776.7萬噸佔全國19%,連續7年居首,乳製品產量連續3年全國第一,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2500億元。「菜籃子」四季常青,設施農牧業面積達288萬畝,較「十三五」末增108萬畝,2024年設施蔬菜產量655萬噸,產值超210億元。
五大服務體系成為提質關鍵。建成國家級核心育種場52家數量全國第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0.74%超全國均值15個百分點,培育897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居全國首位,1.13萬名「金融副村長」精準破解農牧民融資難題。
消費活力值:從「便民」到「悅享」的流通升級
「商貿餐飲是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我們讓便利服務觸手可及,讓特色消費深入人心。」侯燕會表示,全區通過三維發力激活消費市場:城鄉服務網全域覆蓋,9個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覆蓋400餘個社區、450萬居民,縣域商業體系實現縣鄉村全覆蓋,新建改造1.5萬個村級便民店,4地6旗區入選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
消費場景多點開花,培育8條自治區級步行街,呼和浩特中山西路等重點商圈客流增幅超20%,引入30餘個首進內蒙古品牌,呼和浩特獲評全國現代商貿流通試點城市獲3億元資金支持。
「蒙味」品牌香飄全國,打造「尋味內蒙古」品牌,年辦600餘場美食活動,80餘個美食項目入選非遺,「呼倫貝爾涮」「通遼牛肉」等地標品牌通過進博會等平台走向全國,額爾敦等企業亮相「中華美食市集」。
「從田間的綠色種植到餐桌的文化體驗,民生經濟正成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的暖心底色。」龐博與侯燕會均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供給側改革,讓優質供給更精準、消費體驗更暖心。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