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海南自由貿易港從12月18日開始將正式啟動封關運作,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到施行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外商投資條例,一項項重大改革均於法有據。在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法治護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一系列重大事項,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全會的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2018年,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最核心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確立了其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堅定自信,推進法治建設穩步前行。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馬懷德: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運而生的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立良法促善治。新時代以來,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貫徹落實法治為民宗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實施近5年來,已深刻融入社會治理的肌理之中,生動詮釋德法共治的精髓。
從國家安全到科技創新,從公共衞生到生物安全,從生態文明到防範風險,再到涉外法治等,我國一批關乎長遠的重要領域立法穩步推進。截至目前,我國現行有效法律310件、行政法規600餘件、地方性法規超過1.4萬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研究室主任 黃海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良法促善治,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加快推進,行政複議效能持續提升,政務服務不斷優化,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台階。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省級層面督察實現全覆蓋。各地區各部門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推行「跨省通辦」「就近辦」「掌上辦」,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營商環境優化。
公正司法是法治國家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向縱深推進,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依法有力打擊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讓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根基。目前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全國99%以上的縣已建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讓人民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依法辦。如今,不論在繁華都市還是廣袤鄉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
今日之中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護航中國經濟巨輪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行穩致遠,為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央視新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