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倡推跨境倉儲合作 強化貿易融資服務

2025-11-11 04:54:44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金發局總監及主管(政策研究)董一岳昨日在介紹該研究報告時指出,香港欲強化大宗商品市場生態系統,需以貿易先於交易為策略,結合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雙重優勢,把握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龐大需求所帶來的機遇。

探索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計價

他強調,香港應聚焦具有相對優勢的關鍵商品,例如黃金、銅、鋁等高價值商品,並善用「一國兩制」下與內地市場的聯通機制。他提出短期可推動跨境倉儲合作、強化貿易融資服務,中長期則需發展可持續商品(如碳信用)交易,並深化與大灣區及新興市場的協作,以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體系。他並建議可採用先行先試方式,在大宗商品交易中以人民幣計價。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金發局副主席丁晨指出,香港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國際化監管框架及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為發展商品市場奠定堅實基礎。由於本港地價偏高,她建議應聚焦於發展有價值或增值較多的大宗商品,當中黃金是合適的起點。

推動內地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化

丁晨分析,中國佔全球基礎金屬與黃金產銷量的40%至60%,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若能善用LME平台優勢、結合實體倉儲與金融服務,將有望推動大宗商品成為繼股票、債券後另一核心資產類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多元競爭力。針對實體商品交易,她並建議未來可探索跨倉庫庫存流轉機制,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報告亦建議,探討「大宗商品通」機制,進一步推動內地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化,通過與內地監管機構合作,優先推動金融產品的交叉上市,以提升市場互聯互通。隨着市場逐步成熟,可借鑑現有互聯互通機制的成功經驗,推出「大宗商品通」計劃,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參與度及香港大宗商品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未來金發局將推動與廣州期貨交易所等內地市場的合作,開發跨境商品期貨產品,吸引全球資本透過香港參與中國大宗商品市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