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Web3世界】從業界視角看「金融科技2030」的戰略布局

2025-11-10 04:06:18 財經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專責小組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諸承譽

香港金融科技周(Hong Kong FinTech Week)上周圓滿落幕。今年恰逢十周年,不僅見證了香港金融創新的十年演進,更標誌着本地在數字金融、人工智能(AI)與代幣化(Tokenisation)發展上的新轉折點。從監管明確化、基礎設施落地到資本市場,正如筆者過去所強調,特區政府正積極構建一套「既監管、又支持」的數字金融框架,為未來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健的基礎。

從技術升級到治理思維升級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金融科技周期間正式推出「金融科技2030」策略,對業界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舉措。這不再只是有關支付或便利性的政策框架,而是一份以長遠視角規劃的行業藍圖,聚焦於四大領域:韌性(Resilience)、人工智能(AI)、數據與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以及代幣化(Tokenisation)。從此可見,香港正邁向一個在監管基礎上推動開放創新的階段,並以數據共享與人工智能應用為金融透明度與信任機制建立新標準。這不僅是金融科技的更新,更是整個金融體系治理思維的升級。

在多項新策略中,「AI2」(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uthorized Institutions)無疑是最具前瞻性的舉措之一。這項計劃將引導銀行及授權機構,把AI技術納入正式營運與合規框架,推動人工智能從概念階段走向制度化應用。從業界的角度看,這既是挑戰,也是一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誰能在確保合規的同時,最有效率地運用人工智能與客戶互動、風險管理與信貸評估,誰就能在未來金融版圖上佔一重要位置。

代幣化生態啟動 真實資產鏈上化

與此同時,香港在代幣化亦有突破性的進展。繼去年代幣化綠債成功發行後,金管局已明確表示,將把代幣化債券的發行恒常化,同時研究外匯基金票據代幣化的技術及監管可行性。金管局亦正在推動的「Ensemble」試點項目,更為代幣化交易奠定實務基礎:它將結合數碼港元(e-HKD)、代幣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s)及受監管的穩定幣等新型數碼貨幣,實現真實交易環境下的結算。這無疑是Web3與傳統金融融合的實例,「受監管的去中心化金融(Regulated DeFi)」正逐步成形。從資產發行到交收結算、從流動性管理到市場基建,區塊鏈技術和代幣化將會成為未來金融基建的重要部分。

從金融科技到數字經濟新局

香港不僅希望成為亞洲的金融科技樞紐,更要成為全球數碼經濟治理與應用標準的引領者。無論是人工智能道德框架、代幣化資產流通架構,還是跨境數據及支付網絡,香港都具先發優勢。與其他市場相比,香港更有「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一方面有健全的監管制度、國際法治環境;另一方面擁有與內地及全球資本市場的深度聯通。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業界努力與創新科技的共同推動下,香港將成為全球數字金融的核心,真正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為國家與世界各地的市場搭建橋樑,引領新一代的金融生態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