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美國政府「停擺」已持續約40天,打破此前35天的最長「停擺」紀錄。在缺失重要經濟數據參照背景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10月議息會議上的「鷹派」言論,使市場在12月降息問題上出現明顯分歧。國際投行認為,聯儲局12月降息與否,取決於美國政府何時結束「停擺」。有觀點指,儘管鮑威爾強調「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但特朗普政府對聯儲局決策的影響力或漸提升,綜合通脹、就業形勢判斷,12月降息概率或仍相對偏大。
就業續疲弱 減息機會高
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綜合已知的美國經濟數據和美聯儲政策目標,下月降息概率或較小,「維持當前聯邦基金利率不變,是最可能的結果」。不過,未來數周私營數據、通脹指標、就業表現若持續疲弱,或美國政府「停擺」迅速結束,聯儲局仍有望在12月降息25個基點。
明年降息路徑或放緩
美聯儲10月議息會議如期降息25個基點,但聯儲局內部對12月降息仍有分歧。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提醒,儘管鮑威爾主席在上月議息會議中展現「偏鷹派」態度,但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已對美國經濟形成切實拖累。下月議息會議前,美聯儲或將面對疲軟的11月就業數據,以及相對溫和的通脹數據。他相信,美國政府「停擺」後的經濟反彈,可能要之後才會顯現,「下月美聯儲仍有1次降息空間,明年的降息路徑或有所放緩」。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