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擴大「公共負擔」涵蓋範圍 宣稱終結大規模移民時代

2025-11-09 04:07:44 國際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移民和國籍法》允許領事館官員以「公共負擔」為由,拒絕申請人入境或申請綠卡,不過在前總統拜登時期,美國放寬相關限制,收窄公共負擔的涵蓋範圍,直至特朗普上台後又將其擴大。特朗普政府官員避而不談相關措施或面臨的法律挑戰,僅宣稱此舉將會終結美國的大規模移民時代。

特朗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內,於2019年擴大「公共負擔」涵蓋範圍,將大量公共福利都納入其中。該措施後來受到法律挑戰,法院頒令阻止當局執行其中部分條款。拜登就任後隨即撤銷該規定,於2022年將「公共負擔」的福利衡量範圍,局限在領取現金福利,以及接受醫療機構長期護理範圍內,包括領取食品補助券、婦幼營養補充計劃、面向低收入人士的醫療補助計劃(白卡),以及住房補貼券等福利都排除在外。

如今特朗普政府變相收緊綠卡申請,將慢性疾病納入衡量標準。國務院宣稱,新指引是依照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制訂,旨在確保納稅人資助的任何福利,都不會流向不符合資格的外國人,「長期住在醫療機構的外籍人士,每年可能花費數十萬美元,當局應考慮他們帶來的『公共負擔』。美國納稅人被拜登政府災難性的開放邊境政策挾持多年,是特朗普政府終結了大規模移民時代。」

移民律師警告,特朗普政府新規推翻拜登2022年的政策,不再將非現金福利排除在「公共負擔」考慮範圍外。一旦新規實施,曾使用任何形式公共福利的人,都可能更難獲得永久居留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