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辦競選活動 參選人各闡述政策主張 關注民生經濟北都等
民建聯共派出26人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其中11名現任區議員為完善選舉制度後首次出戰立法會的新人。民建聯昨日在銅鑼灣鵝頸橋橋底舉辦「新人起動 齊建好家園」競選活動,其中10名新人出席,各自闡述其政策主張。他們除了關注香港的經濟、房屋、教育、醫療、北部都會區等整體發展,亦圍繞自己所屬地區提出改善交通、社會福利等民生議題。活動最後,各參選人起跑向前,展示新人的活力拚勁,已蓄勢待發,爭取進入立法會,兌現競選承諾,與市民一起齊建好家園。
●香港文匯報者 吳健怡
新界東南選區參選人葉傲冬關注區內交通議題。他表示在落區時,有居民反映將軍澳、西貢、馬鞍山一帶的交通配套有待提升,如要求政府善用土地興建更多智能停車場。他的政綱包括要求將東九龍沿線延伸到寶林、翠林一帶,確保將軍澳線若遇上故障,當區居民仍有其他路線。他又希望特區政府及早規劃137區,建議興建過海鐵路。
新界西南選區參選人郭芙蓉關注本地學童發展,表示其政綱包括繼續爭取香港學生的教學資源和名額不會減少,同時增加學生健康方面支援,特別是精神健康和智力發展評估方面,特別針對有特殊教學需要的小朋友。作為兩孩之母,她和香港許多家長一樣,相當重視小孩子成長和發展。
要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
同區參選人盧婉婷表示,自小在青衣長大,大學畢業後的服務起點在荃灣區,至今已是連續第三屆擔任區議員。她分享自己落區時接到市民反映的意見,例如本地就業和輸入外勞問題,強調要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以及不斷優化輸入外勞制度。
新界北選區候選人姚銘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其政綱是「創建幸福北都 共建繁榮」。他認為需要再提速提效發展北都,打破制度障礙,成立專屬法例;升格北都區域辦事處,設專屬北都公司或北都管理局管理相關產業。至於北都的交通網絡,他指北環線和北都的公路同樣要提速提效,打破東西北的交通障礙。
爭取加強公營夜間及假日門診服務
港島東選區參選人李清霞表示最關注醫療問題,認為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應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希望將豁免公立醫院及診所的醫療費用的年齡限制由75歲調低至65歲,並爭取加強公營夜間及假日門診服務,照顧不同市民的需要;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讓市民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醫療選擇。
同區參選人植潔鈴指出香港長者人口逐漸增加,認為安老服務和退休生活質素仍有待改善。她提出多項關愛長者措施,包括爭取增加各類資助安老院舍宿位,縮短輪候時間;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券以及院舍券;將普及樂齡科技和安老服務配合;推動政府制定軟餐標準,鼓勵大型餐廳推行軟餐。
九龍東選區參選人張培剛指自己關注市民如何安居樂業,建議重推租置計劃,以合理價錢將公屋賣回給居住多年的市民;豁免首次置業印花稅,樓價上限定在一千萬元;繼續推出樓宇更新大行動及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
選委界別參選人洪錦鉉表示,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已出台,香港必須緊扣「十五五」規劃的要求,除了鞏固三大中心的地位外,亦要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讓創科發展帶動經濟。
倡開發更多「一程多站」旅遊產品
選委會界別參選人朱立威表示,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他提出開發更多「一程多站」旅遊產品、開拓穆斯林旅遊市場,及將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推廣到更多城市,帶動旅遊業界以至整個香港經濟發展。他又建議提升博物館、展館或抗戰歷史景點的科技應用及基礎配備,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
商界(第三)參選人張琪騰表示,香港要發展綠色航運,打造香港成為中國船隊的海事保險及再保險服務基地、提供「綠色航運的碳足跡查驗與認證中心」服務,將「碳查驗」發展成為香港的高增值產業。他亦建議進一步優化上市機制,檢討「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的市值及收入要求,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新界東南區參選人還有方國珊、張美雄、陳志豪及李貞儀。
新界西南區參選人還有陳穎欣、張文嘉、莫綺琪。
新界北區參選人還有曾勁聰、沈豪傑、譚鎮國、廖子聰。
港島東區參選人還有吳秋北、郭浩景、阮建中。
九龍東區參選人還有鄧家彪、梁思韻、顏汶羽、陳進雄。
商界(第三)參選人還有嚴剛。
選委界別參選人還有包括吳傑莊、管浩鳴、梁美芬、林振昇、黃國、馬光如、何君堯、陳恒鑌、陳仲尼、柯家洋、郭志華、梁子穎、曾志文、何敬康、林琳、鄧咏駿、陳凱欣、簡慧敏、李鎮強、鄧銘心、蘇紹聰、馮英倫、黃錦良、李浩然、莊家彬、陳永光、何俊賢、葛珮帆、劉智鵬、招國偉、黃錦輝、陳宗彝、伍煥杰、陳曼琪、陳少波、李家駒、林筱魯、陳紹雄、伍婉婷、樓家強、范駿華、范凱傑、吳英鵬、文頴怡、魏明德、劉振江、陳祖光、姚柏良。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