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距離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不足一個月,社會上的選舉氣氛愈見熾熱,其中地區直選競爭更為激烈,各參選人先後公布政綱,展示自己的參選理念,積極落區聽取意見,以爭取市民支持。
九龍中選區參選人李慧琼昨日上午與團隊在黃大仙開設街站,與新光中心、豪苑、現崇山、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黃大仙下邨等鄰近一帶居民接觸,分享其參選理念,爭取支持。她表示,未來的重點工作是推動政府加快舊區重建,包括盡快啟動「十三街」重建,加快推動「五街」、龍城舊區、公務員合作社、馬頭圍邨及真善美村等重建項目落實。
同區參選人丘燿誠表示,未來他的團隊會積極落區了解並處理區內大小事務,關注啟德周邊交通接駁,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就業,設立凍結輸入勞工機制,持續優化強積金制度,普及低成本樂齡科技助長者安享晚年,推動香港製造業升級,配合新質生產力發展,活化新蒲崗工廈,引進高端企業,打造新蒲崗成為GBD2會展功能。
倡推動設立子女教育免稅額
同區參選人李超宇認為,香港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搞好經濟」,他認為特區政府在公共財政上必須堅持「應使則使,應慳則慳」的原則,將推動特區政府加強對工程合同及政府資助項目的管理,並推動善用閒置公共資產,真正落實「應慳則慳」的理財理念。他還會推動設立子女教育免稅額、子女醫療保險免稅額及身體檢查免稅額等措施。
同區參選人楊永杰以「十三大政綱」為重點,全面涵蓋置業安居、便利出行、樂齡安老、社區支援、低空經濟、寵物經濟與職專培訓等多個範疇,他還就職專培訓提出6大要點,目的為加強香港專業教育的制度建設與國際接軌,包括深化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與內地及海外職專院校的合作等,鼓勵更多中學參與職專文憑課程及推行「一試多證」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與產業需求的匹配度。
另一參選人楊諾軒的參選口號為「專業領航」。「專業」在於他是清華大學高級公共管理碩士,亦是澳洲註冊會計師,擁有專業的知識,而且自18歲起服務社區,獲得豐富的經驗。「領航」在於今年是完善選舉制度的第二次換屆選舉,他相信身為一位愛國愛港的青年人,可以憑藉專業的背景與各位揚帆起行,揭開新篇章。
同區參選人譚莉儀繼續在愛民邨開設街站,其間得到全國政協委員樊敏華支持,親臨現場為她和義工們加油打氣。她表示會繼續努力,聆聽大家訴求,為九龍中居民發聲。
提升城市文藝氛圍 發展地區經濟
新界東南選區參選人葉傲冬以「齊建好家園」為理念,構建「優質生活圈」、打造「便捷交通圈」、推動「完善設施圈」,為西貢將軍澳與沙田馬鞍山注入新活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藝術氛圍,讓地區經濟得以發展。他相信自己可以更好總結過去,為未來以更廣闊視野服務市民承擔更大責任。
同區參選人李貞儀昨日上午在大水坑開設街站,下午進行家訪。她強調會用心做服務,一步一腳印,並承諾將各位工聯會會員、居民的意見好好記錄下來並一一反映,「其實大家每一次為他們開啟的家門,對我們義工團隊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信任,亦是我們持續服務的最大動力。」
另一參選人陳志豪得到警務處前處長曾偉雄支持,他的願景是要把西貢、將軍澳、馬鞍山、小瀝源建設成更宜居的地方,讓大家住得更舒適,社區配套更完善,心情更愉快,出行也更加方便。
該區已報名參選新界東南的還有方國珊、張美雄。
新界北參選人姚銘表示,北部都會區規劃如火如荼,但住在北區、元朗的街坊最關心的是,發展能否真正改善他們的生活?他公布建設「幸福北都」的五大綱領,分別是北環線建設再提速、完善全域交通網絡、解決職住不均問題、豐富教育資源選擇、建設綠色文娛北都。他希望能夠與街坊並肩同行,一起打造安居樂業的「幸福北都」。
同區參選人曾勁聰昨晚走訪居住於彩園邨的工聯會會員,關心會員的生活狀況,並了解會員的需要。他指,彩園邨作為北區樓齡最長的公共屋邨,有不少居民向他反映許多有關樓宇保養和維修的問題。一些較年長居民也提出,他們面臨中年就業困難以及照顧者支援不足的挑戰。他承諾在進入立法會後,將從政策層面積極向特區政府爭取解決這些問題。
另一參選人廖子聰指,自己扎根新界服務超過10年,從原居民代表到區議員,一直以專業與實幹回應社區所需,他深信政策要從民意出發,讓地區聲音化為制度力量。他關注民生和交通議題,致力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希望以他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讓他在立法會為新界北發聲,推動均衡發展,建設更宜居的新界北和香港。
向醫管局爭取延長免費存放遺體
同區參選人譚鎮國表示,將致力推動區內配套提速,包括學位提速增加,重置或興建新學校的計劃都要落實到位,配合人口上升,學童可以選擇在區內就學。他還關注公立醫院殮房明年起改為收費,爭取醫管局將免費存放遺體日子延長及擴大豁免範圍、建議東華三院擴展殯儀基金的津貼範圍至公立醫院遺體存放費用,以及建議探討東華三院轄下殯儀館為有需要的喪親家庭,提供免費遺體存放服務的可行性。
已報名參選新界北的還有沈豪傑。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