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Tesla股東大會周四(11月6日)通過的馬斯克薪酬方案,如果全數兌現,將是歷來企業薪酬之最。《衛報》等傳媒分析,是次方案過關凸顯馬斯克的巨大影響力。業界擔憂此類如同「討好明星行政總裁」的方案,可能將公司話事權過度集中在單一關鍵人物身上,董事會對其約束力反而下降。對於身處轉型陣痛期的Tesla,這類天價激勵薪酬方案是否合適還有待觀察。
Tesla常年向馬斯克提供與經營業績掛鈎的極限獎勵,旨在將馬斯克與公司的長期經營成果強行綁定,只有達到業績目標才能得到獎勵。對於今次薪酬方案,支持者認為於Tesla而言,方案旨在讓馬斯克專注引導公司發展全自動駕駛技術、無人駕駛的士、人形機械人等高技術項目。
如果目標都能兌現,公司的市值增長將足以覆蓋薪酬方案的激勵成本。如果目標無法實現,公司也無須支付高額報酬。
美官員:Tesla治理方向脫軌
批評者則指出,馬斯克近年頻繁涉足政壇,發布爭議言論,間接打擊公司銷售額。將巨大權力和豐厚報酬集中在一名行事反覆無常的高層手中,忽視了公司未來面臨的潛在挑戰。紐約州審計署署長迪納波利形容,「投票結果表明Tesla的治理方向已經脫軌,不再是尊重股東權利的問責制,董事會獎勵了這種分散注意力的做法,鞏固一名不受任何約束的行政總裁的地位。」
亦有分析稱,Tesla壓倒性通過是次薪酬方案,是希望凸顯公司營運目標明確,避免負面情緒蔓延、股價劇烈波動。Tesla董事會主席丹霍姆投票前已經表示,如果薪酬方案被否決,馬斯克很可能辭職,市場或會將此舉解讀為公司內部矛盾難以調和,進而導致股價波動,影響公司長期運營。
《衛報》分析,馬斯克和Tesla在未來數年會面臨巨大挑戰,包括能否實現人工智能(AI)技術革新、放大成功的商業模式等。公司董事會如何在打造強人形象與規範化治理之間取得平衡,也需審慎考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