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剛柔並濟陰陽調和 國際太極拳日的中華智慧

2025-11-07 13:37:10 快評

文/文平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日前通過,將每年3月21日,即北半球的春分日,定為「國際太極拳日」,是首個以武術項目命名的國際日。此舉不僅是對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與文化實踐的認可,更是中華文化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日益深遠的體現,標誌着中華傳統智慧進一步融入世界日常生活。

太極拳源於中國,融合道家哲學、中醫理論與武術精髓,講究陰陽平衡、剛柔並濟。如今,全球有超過一億人練習太極拳,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十五運會的群體項目之一。2020年,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次「國際太極拳日」的設立,更進一步將這項武術提升至全球公共文化議程的高度。這不僅是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重視與肯定,更顯示出中華文化元素正以更深入、更廣泛的方式,融入世界各地民眾的日常實踐中,成為跨越國界的共同文化瑰寶。

除了文化傳承,太極拳的實用價值亦受到現代科學的驗證。研究表明,太極拳能有效減緩身體機能退化、改善慢性疾病、提升心理健康,實現中醫「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念。這種身心兼修的實踐,與中華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邏輯一脈相承——從個人修養出發,逐步擴展至家庭、社會乃至天下秩序。太極拳所強調的平衡、和諧、包容與相互尊重,不僅是個人健康的良方,更是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經貿關係對立時代的一劑良方。在國際關係中,各國有如陰陽兩極,不應追求一方壓倒另一方,而應在差異中尋求調和,合作共贏。

「春分」之日被選為「國際太極拳日」,寓意深遠。春分時節,晝夜均分、寒暑相平,正是平衡與和諧的象徵。這一日的設立不僅能推動全球民眾的身心健康,更能促使各國反思當今國際關係中的對立與分裂,轉向「以和為貴、和諧共生」的中華智慧。正如太極拳教導我們在動中求靜、在剛中帶柔,國際社會也應在互動中尋求共識,在分歧中建立信任。

「國際太極拳日」不只屬於中國,更屬於全世界。它不僅是對一種身體實踐的推廣,更是對一種世界觀的倡導——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一個和平共處的世界,都需要平衡與調和的智慧。願太極之道,助力人類社會的「身體健康」,邁向更加包容、公平與安全的未來。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