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金融科技2030:從基建邁向新生態

2025-11-07 04:13:43 財經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及榮譽會長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公布「金融科技2030」發展藍圖,以「DART」四大支柱:數據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人工智能(AI)、韌性(Resilience)及代幣化(Tokenisation),作為未來五年的發展重心,致力加強基建與創新應用,推動金融安全與效率並進,目標是要到2030年將香港推向更具深度、韌性及前瞻性的國際金融科技樞紐,重塑全球財金技術版圖。

首先,在「數據」層面,金管局推動的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全面提升資料流通、安全與效能,打造更便捷而高效率的跨境支付和資料共享。這將擴闊企業信貸渠道,令貿易融更靈活,市民日常理財、匯款能享有無縫體驗。數據基建的強化,令整個金融生態系統的活力隨之提升,港金融業競爭力自然獲得提升。

支持人工智能發展 助技術升級

「人工智能」的推動,則是金融科技升級的核心動力,促進AI在風險評估、財務分析、合規監控及個人化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強調「負責任的AI」原則。AI技術將大幅提升運算能力及決策效率,使銀行及保險公司可更精準管理風險,同時為公眾提供更貼身的理財方案。AI的滲透將重塑行業結構與職能分布,推動新型金融職位出現,也令香港與全球新金融科技趨勢接軌更緊密。

「韌性」方面,特區政府放眼量子電腦時代,推動金融科技網絡安全認證架構,利用實時預警系統加強金融體系穩健性。讓香港在全新科技洪流中靈活應對未知挑戰,無論面金融危機或網絡攻擊,香港金融系統仍能確保服務不中斷,維持市場信任,進一步鞏固國際資本對香港的信心。

突破性創新 政府融資工具將代幣化

「代幣化」則是藍圖中最具突破性的創新方向。金管局積極推動政府債券及外匯基金票據代幣化,加快Ensemble項目落地應用。這不只是金融資產數碼化,提升資金流動性,跨境清算和結算流程更高效可靠,金融市場的創新生態圈加速形成。隨着政府帶頭示範,私營機構、金融企業及國際央行同時合作,香港將有機會成為代幣化資產交易的國際樞紐。

綜觀DART策略,其引領意義不止在技術升級,更是整體生態的重構。經濟效益方面,配合約四十個具體項目,由數據基建到代幣化清算,每一環節都創造新商機,促進初創企業成長與人才培育。產學研界面將更緊密,推動科研與商業落地並進,形成創新循環。

更具前瞻性的是,「金融科技2030」不僅追求創新速度,也重視制度長遠穩健,金融科技與量子安全、實時監控及數據主權相結合,香港可於金融科技浪潮下緊握未來,不懼風險和挑戰。這項藍圖不僅為香港金融業打下穩固根基,激活創新動能,增強抗逆力,為下一代金融世代揭開嶄新篇章。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