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聰 天津報道)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日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下稱 「馮研院」)在新址門前舉行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上,馮驥才回顧了馮研院二十載發展歷程,言語間滿含欣慰。他表示,研究院從一片空地起步建成首棟大樓,如今已拓展為包含博物館北區、南區及教研樓的 「三地格局」,師生隊伍不斷壯大、桃李滿天下。「今年是建院20周年,我們雖不事張揚,卻也為這份成長暗暗自豪。」
此次馮研院遷入的新址,依託歷史建築資源實現功能升級,盡顯文化傳承與保護理念。據了解,原馮研院大樓曾獲評「20世紀中國建築遺產」,如今已改造為馮驥才博物館北區,昔日教室變身展廳,系統展示馮驥才在文學創作、繪畫藝術、文化遺產保護及教育事業「四駕馬車」領域的畢生成果,同時陳列其收藏的海外名人手跡,讓歷史建築承載文化記憶。此外,原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土建館的四棟建築中,三棟改建為馮驥才博物館南區;臨太雷路、始建於1958年且風貌依舊的一棟建築,則成為馮研院全新的教研辦公樓,實現「歷史風貌保護」與「教研功能需求」的有機融合。
馮驥才特別提及兩件令其由衷振奮的事:其一,馮研院教研與學術發展始終緊扣國家需求與民族文化脈絡,不僅創辦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今年已招收第四批碩士研究生,首批畢業生亦即將步入社會,為國家文化事業貢獻力量;其二,馮驥才博物館建設正夜以繼日推進,在天津大學全方位支持下,「博物館從夢想照進現實已近在眼前」。他同時強調,年輕、優秀且踏實進取的團隊是研究院與博物館未來發展的信心所在,「目標一致、攜手努力,必能讓共同的文化事業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