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楊綱凱盼桂冠論壇激發青年想像力

2025-10-31 04:45:58 香港
●楊綱凱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六十年前,中大邀請楊振寧教授來港演講,一個傻乎乎的中學生擠進會場,雖聽不懂大部分內容,卻因此獲得啟發。」當年那個中學生,便是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委員楊綱凱,他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論壇的構思旨在讓青年科學家透過與世界級學者交流,激發年輕人的想像力,並提升香港以至全球年輕人對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等領域的認識與熱情。

第二屆香港桂冠論壇將於下月5日至8日(下周三至周六)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屆時12位邵逸夫獎得主將與超過200名青年科學家分享前沿洞見。

論壇於2023年首辦。同時是邵逸夫獎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的楊綱凱指出,第二屆在主題與形式上延續首屆風格,聚焦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等基礎科學,活動包括互動環節與專題演講。

國家「十五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認為創科涵蓋多重面向,社會往往聚焦經濟層面的創新,而桂冠論壇則側重基礎研究,作為創科中心建設的補充,猶如文化活動般,激發年輕人乃至普羅大眾對自然科學與世界的好奇,「創科中心發展需多管齊下,桂冠論壇憑其國際視野與知識導向,強調好奇心驅動的研究,與一般創科互補。某種意義上,可能與文化活動有相似地方,透過它鼓勵更多人對自然科學或世界更有好奇心。」

邵逸夫獎得主將訪3校與學生互動

今屆論壇亦特別設立「與本地中學生對話」環節,邵逸夫獎得主將走訪三所本地中學,與學生近距離互動。楊綱凱表示,論壇自構思之初,便旨在連結下一代潛在科學家,讓世界級學者傳遞鼓勵,激發年輕人的想像力。

他強調,並非期望所有青年也投身基礎研究,而是鼓勵有志者堅持興趣、打牢根基。他寄語年輕研究者,守住熱情,明白科研是長線投入;膽子放大,敢於探索;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更需扎實基礎,方能致遠。

憶楊振寧早年來港演講會場「迫爆」

談及不久前逝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楊綱凱感慨地表示,邵逸夫獎由楊振寧協助邵逸夫爵士創立,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其遠見設計。而最令他難忘的,仍是1964年楊振寧來港演講,當時他為中六學生,有友人告知當日下午2時30分開講,不到2時會場已人山人海,可見講座火爆程度。

他笑言,那個年代,有外國教授來港已屬難得,世界級科學家的演講更是珍貴。他當時雖聽不懂講座的大部分內容,但已在心中埋下種子。這份對年輕人眼界與成長的影響,正是桂冠論壇今日的追求。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