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29日,為期2天的2025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家低碳城論壇在深圳國際低碳城落下帷幕,來自海內外綠色低碳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AI賦能城市綠色發展」的主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與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徑。「策源地」「示範窗」「試驗田」「加速器」,中外嘉賓紛紛為論壇貼上了特色標籤。
在「AI開啟能源綠色發展論壇」上,專家指出當前AI技術正朝着多模態、強協同、高可信的方向快速發展,將深刻重塑能源電力行業的技術格局與未來圖景,下一步的關鍵在於推動AI與具體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使其成為節能降碳的核心抓手,並在構建自主協同、智能引領的工業新生態中發揮關鍵作用,最終有力驅動能源綠色轉型。
作為綠色理念的堅定倡導者與低碳實踐的踐行者,已連續13年舉行的深圳國家低碳城論壇,被視為國內乃至全球綠色發展的關鍵風向標。多份重磅報告密集發布,充分彰顯論壇的「示範窗」地位。在28日發布的一系列綠色低碳領域重大成果中,《2025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圍繞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四大領域,對深圳綠色低碳發展的行動與成效進行展示,結合系統梳理的100個典型案例,為兄弟城市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參考。
開展共性技術研究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在綠色建築科技論壇上,零碳實驗室(C-Lab)、深圳市公共建築空調系統低碳運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揭牌亮相。其中,由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與瑞士茵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零碳實驗室(C-Lab)以低碳技術研發為核心,致力於突破相關領域關鍵技術難題,通過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等途徑,應對環境挑戰,推動可持續發展。
針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瓶頸與商業化路徑模糊等痛點,29日舉行的綠色低碳技術路演及項目配對會,邀請了低碳領域的一批創新項目進行現場推介,涉及儲能、氫能無人機、智慧回收、污水處理、水下智能清潔機器人等領域,旨在推動論壇從理念傳播的「風向標」升級為產業落地的「加速器」。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在綠色低碳領域的綜合優勢,正吸引着國際層面的關注。本次路演期間,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政府及企業代表到訪深圳,與本地企業開展了深入的對接洽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