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 | 美軍機南海「秀肌肉」 多行不義栽跟頭

2025-10-28 15:39:08 快評

文/文平理

26日,美軍兩架軍機在南海上空執行單獨「例行行動」時接連墜毀,兩起事件前後不到30分鐘。所謂「例行行動」實為軍事演練,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美方頻繁派遣艦機進入南海「秀肌肉」挑釁,但近5年美軍在南海發生至少7次重大事故。這是美軍無視國際規則與地區國家主權安全關切,持續進行高風險軍事挑釁行動的反噬,不僅暴露了美軍行動的高風險性,更凸顯「航行霸權」邏輯最終只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並波及自身安全利益,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料。

南海一直是美國海軍所謂「自由航行」行動的熱點區域,本次尼米茲號航空母艦部署於該地區,也是為了執行常規威懾任務。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表示,兩宗墜機事件可能因燃油不良造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如果美方提出,中方願意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協助。同時強調,美方有關軍機是在南海開展軍事演練時墜毀的,美方頻繁派遣軍艦、軍機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根源。

從「南海仲裁案」到「航行自由行動」,美國從未掩飾其將南海作為地緣政治棋盤的意圖,然而,近5年美軍在南海發生至少7次重大事故,涉及潛艇撞山、戰機墜海、軍艦擱淺等多種類型。即便事故頻發暴露出軍事行動的高風險性與系統性管理漏洞,美國仍沒有吸取教訓,繼續一意孤行強化南海軍事存在;本年美軍在南海的偵察頻率較5年前增長60%,航母打擊群單次部署時間延長至7個月以上,高強度任務壓力導致訓練時間壓縮,飛行員年均飛行時數已低於安全標準線15%。這種「秀肌肉」式的挑釁,既無法掩蓋其軍事行動對區域安全的威脅,更暴露了美國對國際規則的漠視與對地區國家主權的踐踏。

中國軍事專家張軍社認為美軍長期在南海、亞太及全球範圍內維持高強度戰備狀態。長期高壓運作使其兵力緊張、人員疲憊,事故風險自然隨之上升,雙機墜毀很可能與操作疏忽或過度疲勞等因素有關。軍事專家宋忠平分析指事故或進一步加快尼米茲號退役節奏,甚至提前退役。

南海的敏感性源於其戰略價值、主權爭議、資源開發及國際法適用等多重維度,美國長期在南海頻繁派遣軍艦、軍機開展軍事行動,本質是地緣政治霸權思維的外化表現,其核心邏輯在於通過軍事存在維系「印太戰略」控制力,而非所謂“航行自由”。美國應吸取教訓,停止以「航行自由」為名行霸權之實,避免將南海變為地緣政治博弈的犧牲品。唯有通過對話協商、規則共建與危機管控,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的務實合作,建立區域安全信任措施,才能維護地區長期穩定與繁榮,最終實現共同安全與發展。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