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第四屆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工作會議24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曹妃甸經開區、石家莊經開區等10家經開區聯合發布了涵蓋近2000項事項的「區域通辦」清單,覆蓋市場准入、項目落地、資質認證、人才服務等企業經營全生命周期高頻事項。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天津市武清區、廊坊經開區、河北雄安新區代表共同簽署了《京津冀國家級開發區綜合執法協作意向》,促進京津冀地區統一大市場建設。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發布了《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合作聯盟工作報告》。據《報告》顯示,聯盟依託「產業協同共建共享、政務服務互通互辦、政務服務改革互學互鑒、人才幹部互派交流」四大機制,打造跨區域交流合作品牌,累計發布改革創新舉措410餘項;率先探索落地多領域協同合作新場景,營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跨區域市場環境;建立「頭部引領+成員聯動」創新發展格局,輻射帶動聯盟周邊發展;瞄準營商全領域創新,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硬舉措」,全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典範。有關負責人表示,「可以說,在聯盟的推動下,三地經開區從『各自為戰』邁向『協同共建』。」
「區域通辦」事項清單發布環節,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曹妃甸經開區、石家莊經開區、德州經開區等10家經開區聯合發布了涵蓋近2000項事項的「區域通辦」清單,覆蓋市場准入、項目落地、資質認證、人才服務等企業經營全生命周期高頻事項,為企業跨區域經營提供政務服務協同保障,標誌着三地政務服務從「物理疊加」向「化學融合」邁出關鍵一步。會上通過視頻展示「雲窗口」遠程服務場景,直觀呈現跨區域政務服務的「空中橋樑」。企業群眾通過視頻連線,即可打破地域限制,與三地政務人員實時溝通,讓跨域辦事從「來回跑」變為「線上辦」。據了解,隨着「區域通辦」清單的持續擴容和「雲窗口」服務的深化應用,京津冀三地正加速構建政務服務協同新生態。
會議現場,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天津市武清區、廊坊經開區、河北雄安新區代表共同簽署了《京津冀國家級開發區綜合執法協作意向》,建立「信息互通、監管互動、過程互助、結果互認、經驗互鑒」的執法協作新機制,着力打造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意向》明確,通過建立全領域案件線索暢通移送機制,確保跨區域違法線索按註冊地原則高效流轉;構建一體化綜合協作體系,通過信息互通、政策聯動實現資源互助;規範異地涉企檢查程序,明確互相認可管轄權及執法結果。未來,聯盟各經開區將進一步提升區域間協同執法能力,促進京津冀地區統一大市場建設。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