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財經淺談】逐夢科研 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2025-10-24 04:22:46 財經

陸宏立 香港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審核委員會委員、香港董事學會培訓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及職業評審局專家

科學家是科學知識的重要發掘者, 而科學研究更是一項承前啟後、持續超越的事業。

中國用幾十年走完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許多科學家的努力。他們不只在自己的崗位上探索,而且扶掖後學,把培養後一輩視為己任,使中國的科研得以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取得突破。以下,筆者且闡析兩個典例,並說明其啟發意義。

人工合成澱粉 助解決糧食問題

糧食不需要土地耕種,而是在生產車間中直接合成,人類從此有了源源不絕的食物。這個看似科幻的想法正成為可能。來自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潛心研究6年,成功創造一條人工合成路線,實現由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合成。2021年9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 Science)發表了這個科學團隊的論文。

自然界的澱粉合成,需要60 多步複雜反應和精細調控,而這種人工合成澱粉方式,只需要11 步生成反應。通過這種方式合成澱粉的合成速率,是粟米澱粉合成速率的8.5 倍。未來生產澱粉,可能就如工業發酵生產啤酒一樣容易。科學家推算,在能量供給充足的條件下,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每年產出的澱粉量,可以相當於5畝土地粟米種植的平均年產量。這為人類解決糧食問題提供新思路。中國今天走向小康,是得益於這些科學研究者。

標靶藥物創新 保全民健康

膜蛋白在許多生物過程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同時也是重要的藥物靶點。過去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依賴去垢劑從細胞膜中提取膜蛋白以進行結構研究。儘管這些既有方法顯著推動了人們對膜蛋白結構的理解,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去垢劑篩選過程消耗資源以及缺乏天然膜脂環境,這可能阻礙了對脂質介導膜蛋白調控機制的深入研究。為此,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黨尚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就開發了一種基於囊泡的新方法,能夠保留天然脂質環境,促進後續的結構和功能研究。我們的健康,便是依仗這些科學家的付出。

實現新質生產力 添經濟動力

新質生產力靠科技創新帶動。在此關節上,需要千萬個有能力、肯擔當的科學家。筆者相信,中國的科學家人才輩出,正是人們對中國未來經濟穩定發展抱樂觀態度的原因之一。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