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
劇壇前輩浣茜姐(雷浣茜)多年未返港,這次我有幸得見她本尊、她的兩名女兒和外孫女,深感榮幸。為了讓4位女士嘗到香港著名的點心和欣賞美景,我在尖沙咀一間設有空中花園的酒樓款待她們。酒樓的電梯打開,推着滑輪助行器的浣茜姐雀躍地向我衝過來。對,浣茜姐真的是衝過來,看得出她因與我見面而興奮不已。這一刻,我很是感動,緊緊地與首次見面的她相擁。
浣茜姐的3名兒孫都是在南卡州出生和長大,所住的市鎮沒有中國人,所以她們幾乎不諳中文。我為她們點了一些非傳統賣相的點心,令通常只吃蝦餃和叉燒包的小姐們「大開食戒」。飯後,我們到空中花園俯瞰九龍景色。她們從高空遠眺港九兩岸,對香港的高樓美景嘖嘖稱奇。之後,我帶她們沿着彌敦道走到海濱長廊,尖沙咀的繁盛景色和美輪美奐的建築物牢牢吸引她們的目光。那天非常炎熱,不過,當大家見到那艘揚着紅帆的鴨靈號中式帆船時都興奮不已,甚至追着它來拍照,渾然不覺盛暑正在使大家的臉上滴汗。
浣茜姐是舞台劇前輩,我自然要帶她到香港文化中心參觀。她們很訝異中心在沒有演出時仍然開放給公眾使用其空間,因為美國的演出場地在演出前後是遊人止步的。
浣茜姐已有很多年沒有乘坐渡海小輪了。這次她首次與兒孫們一起坐在輪船上,大家都目不暇給地欣賞着港九兩岸的美景。雖然我自小乘坐天星小輪,但是每次坐在輪船上也很感恩——我感恩生長在這個漂亮自強的城市中與她一起成長。每當外地朋友們讚美香港獨特的景色時,我更感自豪。
到了港島後,我們從國際金融中心沿着海邊漫步,欣賞中環多幢地標式的建築物。我知道浣茜姐累了,尤其是她的腰部在兩個多月前曾動手術,又弄傷足部,要她走了半天路實是吃力。浣茜姐知道我想帶她多看香港,不忍掃我的興,即使雙腿已累,仍是面帶笑容,雙手抓着扶手半拉自己,半走上樓梯。我看在眼中,再次因為她對我的情義而深深感動。
即使這樣,我還是狠心地帶領她們到香港大會堂去。為什麼呢?因為浣茜姐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在大會堂的音樂廳演出,包括她在《金玉滿堂》飾演孝天嫂、《明末遺恨》飾演馬金子,以及在劇院為《浪子回頭》《玻璃動物園》負責服裝工作。60年過去了,大會堂的布置依舊,當年在舞台上演繹一個又一個角色的浣茜姐今天重臨故地,浣茜姐心中自有一番感慨吧?到過大會堂後,我安心讓她返回酒店休息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