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民建聯三區直選雙將列陣 26人出戰立會 區選票王票后問鼎「雙料」 「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

2025-10-22 04:47:33 香港
●民建聯高層公布參選立法會的政綱和候選人名單。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民建聯參選立法會名單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提名期於本周五(24日)展開,民建聯昨日舉行執行委員會會議,討論及通過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參選名單、參選口號及政綱。民建聯主席陳克勤會後宣布,將派出26人出戰,當中13人參加地區直選,包括早前在區議會選舉的票王姚銘、票后盧婉婷,將轉戰立法會直選,並首次安排雙人參選同一區。陳克勤形容有關部署屬新選制下的新挑戰,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並帶動投票率。另有5人參加功能界選舉;8人參加選委界選舉。該黨選舉口號為「齊建好家園」,政綱分為三大部分:維護國家安全、拚經濟及惠民生(見表),將致力推動實際政策,令市民感受到改善與支持。●香港文匯報記者 嚴鍇華

參選政綱涵蓋三大主軸

民建聯以齊建好家園為宣傳口號,參選政綱涵蓋維護國家安全、拚經濟、惠民生三大主軸 。陳克勤表示,香港當前面對諸多挑戰,市民期望特區政府在經濟與民生領域推出更多實質性政策,為各界紓困解難。他認為香港的發展需要全民參與,唯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共建美好家園。民建聯將繼續堅持愛國愛港原則,秉持服務市民的初心,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開展工作,聯同社會各界共同建設一個「經濟多元、內聯外通、公平共享」的香港。

全港分10個選區,每區各有2席,但民建聯在港島東、九龍東、新界西南各派出2名參選人。陳克勤指出,在部分直選選區派出2人參選是新做法,也是新挑戰。不過,他認為,新選制下應給予市民更多的選擇,形容今次派出的參選人德才兼備,且擁有豐富的地區服務經驗,積累了大量市民支持,相信他們的參選有機會讓投票率增加。

他表示,明白如此安排會有一定風險,但民建聯過去4年在地區深耕細作,有助吸引更多支持者投票。而今次參選名單共有18男8女,平均年齡47歲,當中最年輕的郭芙蓉只有35歲。

葉傲冬「空降」新界東南

民建聯秘書長葉傲冬被問到「空降」新界東南參加地區直選的原因。葉傲冬表示會不忘初心,強調民建聯有龐大的團隊,有信心可以服務市民。

陳克勤補充指出,葉傲冬作為秘書長,與18區支部同事有緊密聯繫,不但在地區深耕細作,亦曾擔任區議會主席,相信他參選,能得到地區樁腳的支持。

陳克勤並指出,民建聯在培育治理人才方面作出很大努力,多年來培養了大批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當中有不少成員更參與特區政府的管治工作,而今次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多名新人,他們服務地區已有很長時間,甚至有票王及票后,認為這次參選可以給予他們歷練機會,在不同層面發揮與競爭,為民建聯爭取好成績。

民建聯參選政綱

第一部分: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

一、維護國家安全

●全力參與各項完善香港國家安全法律制度與執行機制的工作

●堅持對美西方鬥爭,主動發聲;善用國際輿論渠道,以正視聽

二、弘揚愛國主義

●設立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中心及官方網站

●在「國家發展成就館」中設立中國共產黨展覽廳

三、維護法治及社會秩序

●更積極運用科技提升社區治安管理

第二部分:惠民生

一、勞資權益

●堵塞外勞制度漏洞

●打擊非法勞工

●保障平台工作者

●加強監管外傭

二、提升醫療服務

●加強提供公營夜間與假日門診服務

●檢視公營醫療收費的調整幅度

●推動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立法工作

●發展更全面的公營中醫服務

三、改善住房環境

●豁免首置者全數住宅印花稅,樓價上限1,000萬元

●善用過渡性房屋單位,逐步轉型為永久性的社會房屋

四、完善交通配套服務

●推動公共交通機構履行社會責任

五、鼓勵生育

●進一步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

●增加託兒服務名額

六、優質教育

●培育AI(人工智能)時代人才

七、關愛長者,照顧弱勢社群

●完善跨境安老措施,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與深圳社保局協調,允許在深圳養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第三部分:拚經濟

一、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完善Web3.0加密數字領域的合規監管框架

二、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

●聯合整個大灣區科技企業開發智能選品、跨境支付結算、物流追蹤一體化系統

●對接東莞、惠州等大灣區內地城市製造業基地,建立香港品牌設計+大灣區內地城市生產+全球電商分銷鏈條

三、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設立香港綠色航運的碳足跡查驗與認證中心服務

●考慮與其他地區開拓船隻綠色通道

四、國際航空樞紐

●加快與更多「一帶一路 」國家,例如中亞地區國家簽訂或升級雙邊航空協議,擴大第五航權等

五、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推出稅收或土地租金優惠、人才引進等政策

●在北都區興建與創科主題有關的會展中心

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構建生物科技知識產權貿易平台

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吸引海內外國際畫廊、拍賣行和藝術相關展覽落戶

八、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強化大灣區航運仲裁服務

九、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優化各項人才來港計劃

十、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

●推動政府訂定加快發展北都區的專屬法律

十一、多元經濟

●推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項目的跟進措施

●積極發展及形成新能源經濟產業鏈

●培訓專業導遊及導賞員

●加快成立啟德體育園諮詢委員會

●在北都區新建高水準的中藥GMP(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生產開發平台合作區

十二、善用科技及數字化技術

●加快推動「智方便」與「政務通」互聯互通,落實「智方便」作為「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實名身份認證方式之一

十三、內聯外通

●發揮大灣區不同城市的協同優勢

●打造對接印尼等新興市場的「東盟供應鏈服務平台」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