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兵)當地時間10月20日上午,在德國柏林舉行的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企業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章生物」)圍繞「一項隨機、對照、多中心Ⅱ/Ⅲ期臨床研究評價注射用綠原酸治療復發Ⅳ級膠質母細胞瘤(GB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作口頭報告,該項研究成功入選大會主場優選項目。
據了解,ESMO年會是全球腫瘤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每年匯集全球範圍內的頂尖專家、學者與研發機構,共同探討與展示最新的科研突破與臨床進展。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中國唯一一項明確聚焦復發Ⅳ級膠質母細胞瘤並入選本屆ESMO年會Proffered Paper Session(優選口頭報告)的研究,標誌着「成都高新造」中國原研抗腫瘤藥物憑藉扎實的臨床數據,在國際學術舞台上贏得了重要認可,為中國創新藥走向世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破局膠質母細胞瘤治療困境
膠質母細胞瘤(GBM)作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約佔所有膠質瘤的54.7%。它具有侵襲性生長的特性,手術難以完全切除,且術後易復發,復發後可選擇治療方案極為有限,且預後極差,復發GBM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通常僅為6-9個月,五年生存率不足5%。如何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時間和總生存時間,並提高生存質量是神經腫瘤領域面臨的重大治療挑戰。目前尚無針對標準治療後復發膠質母細胞瘤的標準化療方案,僅可根據指南適當選取可行的臨床試驗或備選方案,臨床治療面臨着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
正是在這一嚴峻背景下,九章生物的注射用綠原酸(CHA)研究成果帶來新希望。注射用綠原酸是提取自天然植物並按照化學藥標準製成的天然抗腫瘤免疫1類創新小分子天然藥物。它並非橫空出世,其背後有着深厚的科研積澱:2016年,其被國家衞健委列為國家「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中的「重大新藥創製」專項;2025年被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列為「京津冀顛覆性項目」。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蔣建東院士研究團隊對綠原酸抗腫瘤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綠原酸是一個多通道多靶點的天然活性物質,可通過代謝免疫調節和細胞誘導分化兩個層面發揮抗腫瘤作用。
此次在ESMO大會上公布的,是一項隨機、對照、開放、多中心的評價注射用綠原酸治療復發IV級膠質母細胞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Ⅱ/Ⅲ期臨床研究(研究CTR20181644)數據,該數據顯示九章生物注射用綠原酸對於復發GBM整體人群,與對照組洛莫司汀(CCNU)相比,FAS集非劣,降低死亡風險12%;PPS集顯著優效,降低死亡風險37%。此外在亞組人群中,其也具有突破性優勢:在療效敏感基因分型(MGMT啟動子甲基化陽性或TERT基因突變)亞組中,FAS集和PPS集均顯著優效,降低死亡風險50%;在高腫瘤負荷(截面積總和>3000mm2)亞組中,FAS集和PPS集均顯著優效,降低死亡風險55%。
「此次綠原酸項目入選ESMO大會口頭報告,不僅是九章生物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原研腦腫瘤治療藥物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潔表示,九章生物將通過國際學術合作與產業聯盟,加快創新藥物的全球註冊與商業化進程,為全球癌症患者帶來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