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夏微)「2024年,上海機場航空貨郵和旅客吞吐量分別達到420.6萬噸和1.25億人次,全球排名分別躍升到第2位和第3位。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28萬噸,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8%和8.1%。」適逢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滬舉行,作為分論壇的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也連續第五年舉行。論壇上,上海市副市長張小宏披露了這組振奮人心的數據。張小宏稱,當前全球航空業正站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路口,上海國際航空樞紐迎來了能級提升的關鍵時期,「面向未來,我們將以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為目標,以創新引領、以科技賦能,推動航空運輸高質量發展,為全球開放合作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2024年,機場聯絡線通車運營實現了上海虹橋、浦東兩大機場40分鐘通達。新增意大利威尼斯、法國馬賽、俄羅斯喀山等全國首飛航線。國際航空樞紐網絡覆蓋全球48個國家的291個航點。浦東機場榮獲亞太地區聯通性最佳機場第一名,旅客中轉率達到了15.7%,創歷史新高。另據記者了解,浦東機場四期建成後,浦東機場年客貨保障能力將提升到1.3億人次,590萬噸。
在中國東航集團董事長王志清看來,中國東航和上海機場集團作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主力軍,五年來,雙方同題共答、攜手並進,推動上海成為中國最大航空樞紐,東航成為國際(地區)通航點最多的國內航空公司。
中國東航副總經理萬慶朝代表東航發布《東航全球客貨運航網建設成果》時稱,東航始終將自身發展深度融入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助力浦東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與貨郵吞吐量全國雙第一。在航網建設上,2024年以來新開23條中遠程國際航線,通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1個、通航點36個。今年年底首開上海—新西蘭—阿根廷航線後,東航將成為中國境內通航六大洲、國際通航點第一的航空公司。通過創新協作,東航還通過設立虹橋樞紐空鐵聯運中心、異地城市航站樓,構建長三角空地一體化出行網絡。在提升樞紐中轉功能方面,2024年,東航在浦東機場完成國際中轉旅客835.8萬人次,佔機場總量的80.9%;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479.5萬人次,同比增長26.8%,成為推動浦東樞紐國際中轉量快速增長的關鍵力量。
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趙海波代表上海機場發布《滬來滬往,適易中轉——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上海實踐》成果時介紹,這一品牌兼具樞紐定位和上海特色,聚焦「產品+服務+效率」綜合轉型升級,形成「三客三貨」六大產品和「四適四易」八大服務,實現「國內+國際」「空空+空地」「浦東+虹橋」「客運+貨運」全業務類型、全服務鏈條中轉能級提升,持續提升旅客體驗度、舒適度、滿意度,全力打造世界級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
而就在本次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現場,東航與上海機場聯合發布了「絲路脈動・航路交響」主題文創,包含絲綢、瓷器以及論壇紀念徽章。紀念徽章內置NFC芯片,輕觸手機可回顧歷屆論壇精彩瞬間,打造「可佩戴的數字檔案館」,以文化載體傳遞航空與文明交融的內涵。此外,論壇期間,東航正式向全球旅客推出與中外文化和旅遊交流中心、久事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東航「China Pass卡」。卡內創新整合多重專屬權益體系,航空服務方面包含東航機票滿減優惠券、機上Wi-Fi體驗權益、「空港通」便捷服務及浦東過境旅客免費半日遊等特色項目。東航將通過全球營銷網點向入境旅客發放「China Pass卡」。未來東航「China Pass卡」權益將繼續擴展全國景點、酒店、商圈等更多應用場景,打造萬億級入境消費生態圈。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