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平理
美國多地爆發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政的「拒絕國王」(No Kings)全國示威活動,有約700萬人在全美2,700多個城市集會,示威規模較6月首次舉行時多出200萬左右,或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日集會活動。自特朗普上台以來,其激進霸道的政策與強硬作風,令美國國內矛盾不斷激化,美國社會愈發撕裂,不同群體間對立情緒加劇,民主制度面臨嚴峻挑戰,憲法的權威性也遭削弱。特朗普若堅持強硬壓制、一意孤行推行獨斷政策,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動盪與分裂。
今次示威的抗議民眾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和經濟等多項政策表達不滿,也對國會未能扮演好監督的角色感到失望,突顯美國嚴峻形勢。聯邦政府更因國會兩黨爭執難通過撥款法案而停擺,重啟更因談判陷入僵局遙遙無期。
主辦方強調示威集會是支持民主與工人,拒絕強人政治,包括特朗普政府加強並在未有正當程序下驅逐非法移民出境、削減醫保補貼與公共服務、推動派兵接管美國各地城市,無視法院,還公開表示尋求第三個任期。抗議者表示「人們是有權利的,合法的程序是必要的」、「我看到的是愈來愈少的自由,物價卻愈來愈高」。充分揭露特朗普政府濫用強權、推行極端政策的行徑,種種做法背離民主原則、罔顧法治精神,不得人心。
而面對「國王」的指控,特朗普卻似乎很受用。他在社交平台上傳一條由AI製作的影片,影片中「特朗普」頭戴王冠,駕駛一架寫有「特朗普國王」的戰機,向地面上怒吼的示威者投下穢物,疑似以嘲諷示威者。特朗普的副手萬斯(JD Vance)也發布一條AI影片,其中則是「特朗普」戴上王冠和披肩、高舉長劍,民主黨的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和其他民主黨人向他下跪。
儘管特朗普事後輕飄飄回應了一句「我不是國王」,但從其以戲謔視頻嘲諷示威者,無視民眾的真實訴求與社會穩定需求,都可以看出他欣然認領「國王」稱號,甚至還沾沾自喜。百姓生活困於高物價與權力壓迫,特拉普不但不着手改善民生與修復社會裂痕,反而將政治資源專注於政爭內耗。似乎民主價值、百姓基本權益以及國家長遠發展皆可淪為特朗普政治權謀的犧牲品。
美國當前民主困境,是權力異化與制度失效的悲歌。當「國王」稱號從抗議標語變為執政者自我標榜的符號,當民眾的怒吼被解讀為「穢物」般可隨意壓制,這場示威不單單是對特朗普政府的質疑,更是對美國長期標榜的民主制度和治理體系的諷刺。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