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行政立法間的良性互動是市民美好生活的前奏。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幾年,行政立法雙方高效嚴謹的合作,為市民提供了快而好的政策與服務,讓他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讓他們的日子更有奔頭。香港文匯報訪問多位香港市民,他們無不感嘆良好和諧的政治環境,讓他們獲益,過去擾攘失序的議會廳是讓他們感到無力的夢魘。他們希望未來這樣的環境可以保持,希望下一屆立法會仍然保持本屆的高質素,他們相信這會令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讚區議員及關愛隊都幫到手 街坊:要叫朋友一齊投票支持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利東商場外一條斑馬線的位置困擾街坊多年,但以往混亂的政治環境,讓這一小事遲遲無法改善。但如今的政治環境,令這一切有了轉機。立法會議員和當區區議員近兩年多次實地考察並進行民意諮詢,政府現已提出遷移斑馬線的初步設計方案並進行社區諮詢。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現場觀察情況,住在利東邨東昇樓的黃太太和住在漁安苑的劉太太均表示,這個問題存在已久,很多街坊為了方便,都不會選擇走現有的斑馬線,而是會走旁邊靠近商場出口的馬路,雖然距離不遠,但這仍然事關居民安全,她們亦很感激議員們的跟進。
無獨有偶,家住綠楊新邨逾20年的梁女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提到,從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到重塑後的區議會和有關愛隊參與的地區治理體系,她樂見香港社會一步步落實「愛國者治港」,社區氣氛更加融洽和諧,互助氣氛高漲,因為她也是切切實實的受惠者。
「以前從沒見過區議員」
「現在『愛國者治港』下選出來的立法會議員、區議員,是會聆聽居民所需的,至少大家『投訴有門』。」黃太太回憶以前區內反對派當道,很多問題就一直拖延不解決,「當時我反映過,街邊有泡沫箱積水產生蚊患,經過多日也沒有解決。最令我覺得痛心的是疫情期間,有很多長者一大早就去排隊買口罩給家人返工用,那時候區議員不作為,不會關心這些受凍受累的長者,反而自己去參加活動作秀。」如今提起,黃太太依然十分氣憤。
劉太太亦回想起那時區議員的辦事處就在她家樓下,「我每天都出來走走買餸,但從來沒見過那位區議員,辦事處永遠只有幾個師奶在談天說地。」見不到區議員,又談何向他們反映社區情況?劉太太亦提到,其實很多問題最終能否解決也不一定是區議員能決定的,但是他們至少願意跟市民交流,而不是像以前般,「選的時候什麼都好,選完就什麼都不管了。」
就像這次過路處問題,看似很小,但社區居民也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生活在這個社區裏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可謂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她們呼籲街坊朋友踴躍投票,「一方面大家要盡公民責任,另一方面都是用實際行動支持更多有心人士參與香港治理,對自己和社會來說都是好事。」
社區爆水喉 關愛隊及時施援
類似的受惠者比比皆是。今年9月份,梁女士所在小區附近突然爆水喉,影響到多座樓宇的居民日常用水。「那時天氣還很熱,我住的那座停水超過24小時,雖然大家接到通知後臨時準備了一些水,但家中人多的話,沖涼肯定是不夠的,我們也盡量自己購買食水,在外面吃飯。」
梁女士提到,當時水務署有水車停在附近,關愛隊特別準備了水袋給居民接水,她形容是「十分及時的幫助」,而且用水袋裝水,不會將水灑得到處都是,比水桶要方便。
除了緊急時刻伸出援手,關愛隊也會提供「平日裏的關心」。「我們區曾經有雙老家庭要搬床,兩個老人家肯定搬不動,就求助關愛隊,最後都是由關愛隊幫忙搬的,現在很多居民都會互相告知,遇到什麼問題可以試着找關愛隊。我也介紹關愛隊去探訪了一個獨居長者,始終我住了這麼久,鄰里鄰居的情況會較為了解。」梁女士說。
談及如今社區中的氣氛,梁女士十分欣慰,她感嘆:「這與2019年的氣氛完全不同,那些破壞社區安穩的人,是不得人心的。」
她坦言,立法會高效通過了《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重塑區議會,並完善地區治理,社區中亦增加了關愛隊的存在,區議會、關愛隊、地區「三會」互相配合,無論是她自己,還是她的鄰里鄰居們都明顯感受到,社區變得愈來愈溫暖了。「這些愛國者才是熱心協助居民、幫助居民的人。」
梁女士呼籲更多居民能在年底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中踴躍投票,支持自己心水的候選人,鼓勵有心有力的愛國者參與香港治理。
簡約公屋住戶:盼政府續與立會增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嚴鍇華)剛入住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不久的陳伯(小圖)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非常感激本屆政府和立法會能夠通力協作,急市民所急,讓他這樣的窮光蛋也能入住簡約公屋,稱讚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為市民謀幸福,是人心所歸。
72歲的陳伯單身一人,以往在土瓜灣住了六七年由廚房改裝而成的劏房,月租3千多元,「劏房很小,連一張床都沒有,只能打地鋪,睡覺時更是動彈不得。」他續稱,劏房雖然有冷氣,但經常漏水,「有時候還會倒灌進來,只能用膠紙黐住擋水,環境又潮濕又狹窄,還有很多曱甴和木蝨。」
如今搬進簡約公屋,陳伯的生活煥然一新:「空間大啲,環境同空氣都好過以前好多,租金只需880元,比劏房便宜得多。」陳伯搬過來約兩三個月,雖然和隔籬鄰舍還不夠熟絡,但有時候看着鄰居小朋友玩耍,陳伯也會感到很開心,「就好似見到自己孫仔咁,心裏會感到好溫暖。」
被問及今屆立法會議員有沒有幫到市民?陳伯擲地有聲地說,「幫到㗎!𠵱家議員同工作人員真係好肯幫手,唔似以前啲反對派,淨係識得拉布拖延,冇做過實事。」
「投票是對候選人的鼓勵」
他續指,以往市民有投訴,也是「有冤無路訴」,反對派議員更只會拖住先,之後就沒有下文。但現在的議員可真不同,「他們真的會幫你跟進,我讀書少、見識又少,但都感受到𠵱家啲議員有在做民生工作,唔似以前淨係識得鬧交。」
他希望特區政府與立法會繼續加強合作,推出更多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案和議案,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因為切身感受過行政立法和諧互動帶來的好處,陳伯表示,自己12月7日一定會出來投票,也希望有更多市民參與投票,「多啲人投票,對候選人嚟講都係一種鼓勵,就好似運動員一樣,多啲人支持,佢哋做嘢嘅動力先會更強。」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