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今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暨中國電影博物館落成20周年。10月20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幕。


記者了解到,是次展覽全面生動地記錄了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穩步邁向電影強國的輝煌歷程,並延續了原有陳列《百年歷程 世紀輝煌——中國電影1905-2005》的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中國電影120周年的發展歷程。展覽從「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產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聚焦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區面積近2,030平米,展線長460米,涉及影片170餘部,展藏品300餘件,多媒體視頻361分鐘。
眾多珍貴藏品首次公開亮相,包括陳凱歌導演《志願軍》文字分鏡頭手稿、張藝謀親筆簽名的《狙擊手》劇本、《紅海行動》原型、也門撤僑行動中海軍547軍艦懸掛的軍旗和總指揮官夏平將軍下達作戰命令計時用的手錶、《第二十條》中韓明在法庭上穿着的檢察官制服,以及《熱辣滾燙》中杜樂瑩使用的拳擊服和拳擊手套、《長安三萬裏》《深海》《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動畫電影的美術設計稿等代表性道具。
據悉,展覽中的互動設計融合了最新技術,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電影級體驗。依託影視特效機械仿生技術的奶牛熊「影寶」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可實現與觀眾面對面的表情模仿與零距離互動。《流浪地球》設計師親自設計的「中國行星探索車」,從秦銅車馬中汲取靈感,讓星際探索與千年文明巧妙相連。舞劇《只此青綠》的電影場景還原和電影美術展示,讓《千里江山圖》「活」了起來,盡顯宋風雅韻與青綠之美。佔地近百平米的沉浸式球幕視聽空間,為觀眾帶來《哪吒之魔童鬧海》《長安三萬里》《深海》《大聖歸來》等中國現代動畫電影的震撼畫面。LED虛擬拍攝棚、AI換臉變裝等近20處沉浸式互動體驗,全景展示了中國電影在科技賦能下的創新活力與文化魅力。
此外,在館中央圓廳同步推出的四屏聯動《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展》,依託冬奧大屏,運用裸眼3D、AIGC等技術,以一張承載着中國電影120年光影夢的電影票為線索,從不同年代觀眾的第一視角出發,融入年代特色、標誌性的電影場景,打開每一個時代的電影記憶,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中國電影一路走來的光輝歷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