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甬港共譜家國交響

2025-10-19 21:11:52 藝術
「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寧)10月19日晚,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溫情上演。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傾力發起邀約,特邀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寧波交響樂團與香港弦樂團,以三地藝術力量共譜「激情·永恒·和諧」的跨時空音樂史詩。

小提琴獨奏。(記者黃艾力 攝)

音樂會以精心遴選的曲目描繪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文明交融的動人篇章。上半場首先以關峽《第一交響序曲》的恢弘旋律奏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時代強音;何佔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為中國交響樂民族化里程碑的代表作,以越劇音調為基底、交響技法為支撐,通過「草橋結拜」「樓台會」「化蝶」等樂章,詮釋中華文化的生命智慧與東方美學;下半場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則以木管模擬鳥鳴,弦樂勾勒溪流,傳遞對自然的禮讚,用五段「流動音畫」呼應「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思想。音樂會的三部作品共同構建「激情奮鬥-文化傳承-自然和諧」的藝術脈絡,既彰顯香港中西融合的文化特質,也映照中華民族從革命建設到生態文明的發展歷程,最終在交響聲中實現人類共同情感的共鳴。

甬港兩地關係密切

寧波交響樂團團長童銘。(記者黃艾力 攝)

寧波交響樂團團長童銘接受媒體採訪時候表示,寧波交響樂團成立於2015年,是一支非常年輕且充滿活力的職業交響樂團,今年是樂團成立的十周年。此次音樂會是寧波交響樂團成立十周年以來的香港首秀。「香港文化中心不僅是香港的文化地標,更是全球各類文化藝術精品交匯的平台,能在這裏表演讓我們倍感自豪與激動,這次演出是樂團成立十年來發展成果的一次檢閱,大家為此做了精心準備。」童銘說,從今年4月開始,他們就啟動了相關籌備工作,前後投入了長達半年的時間。

童銘表示,一直以來,寧波和香港兩地關係十分密切。「寧波與香港同為國際化港口大都市,兩地人員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寧波有著名的『寧波幫』,許多寧波幫人士從寧波出發,到香港發展壯大,進而走向全世界,比如包玉剛、邵逸夫和曹光彪等等,他們都是寧波人。」她提到,推動此次合作的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姚珏女士,亦是寧波人。

童銘期待未來和香港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機會:「接下來,我們會邀請香港弦樂團到寧波演出,我們也計劃在後年即香港回歸30周年的紀念慶典期間,再次登上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未來,我們會將更多中國故事傳播到全世界。」

音樂交流意義重大

香港弦樂團助理樂團首席周葉瑋。(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弦樂團助理樂團首席周葉瑋則表示:「我曾經跟隨香港弦樂團來到寧波演出,當時行程匆忙,但我對寧波印象深刻。寧波音樂廳的位置臨水而居,環境優美,令人感覺到這座城市濃厚的文化氣息。」

周葉瑋提到:「上次去寧波,我們帶了很多香港及廣東地區的音樂作品,包括顧家輝的金曲串燒,把這裏的音樂展示給了寧波觀眾。此次寧波交響樂團帶來了他們更熟悉的音樂作品,如《燈火裏的中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認為這種音樂上的交流意義非常重大。」

音樂會由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周葉瑋表示,「這次合作中,我感受到了林大葉的指揮和領導能力。每一個手勢都能很好地帶領我們找到大型樂團演奏時的特有音色——我當時坐在首席樂手後面,看着他的指揮,感覺就像香港的流行歌《用背脊唱情歌》裏描述的那樣,他彷彿在用『背脊』引領整個樂團,他的指揮傳達清晰、經驗豐富,跟着他演奏會十分安心。」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