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蒙牛包裝「撞臉」伊利 敗訴賠500萬

2025-10-19 10:54:10 財經

近日,伊利與蒙牛持續多年的「包裝裝潢」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終審落槌,江蘇省高院判決蒙牛敗訴,責令其停止侵權並賠償伊利500萬元。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這場糾紛源於蒙牛與伊利的兩款牛奶產品包裝相似,一款是伊利旗下高端有機奶品牌「金典」純牛奶,另一款是蒙牛推出多年的「精選牧場」純牛奶。去年5月,伊利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蒙牛告上法庭,認為蒙牛「精選牧場」在包裝裝潢上高度近似伊利「金典」,容易讓消費者混淆誤認。

蒙牛與伊利的兩款牛奶產品包裝相似

經過一審與二審,法院最終認定蒙牛「精選牧場」純牛奶包裝與伊利「金典」高度近似,構成不正當競爭。

從行業角度,這場官司不僅是兩家乳業巨頭市場摩擦的縮影,更折射出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液態奶市場,蒙牛正面臨銷售下滑等壓力。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與蒙牛在核心的液態奶業務上的差距正進一步擴大,蒙牛的破局之路迫在眉睫。

法院認定:常見元素組合亦受保護

蒙牛「搭便車」行為構成侵權

從判決書的內容來看,本案的焦點圍繞伊利「金典」系列苗條磚款和利樂鑽款純牛奶的包裝裝潢展開。蒙牛方面曾辯稱,伊利包裝使用的奶牛、牧場、綠色等元素在乳製品行業司空見慣,缺乏顯著性。然而,法院在判決中明確指出了一個關鍵區別:「通用的設計元素與通用的設計並非同一概念」。

判決書指出,儘管單個元素常見,但各元素的具體表達、組合方式、排列布局及色彩搭配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整體視覺效果。伊利涉案包裝在推出前,市場並無相同或近似設計,因此具有一定的固有顯著性。

法院還認定,憑藉伊利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持續的巨額銷售(僅2021年相關產品銷售額即超130億元)和廣泛宣傳,「金典」該系列包裝已在相關公眾中建立了穩定的市場認知,具備了區分商品來源的功能,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有一定影響的包裝、裝潢」。

在侵權認定上,法院採用了「整體視覺效果」和「主要識別部分」的比對原則,認為蒙牛「精選牧場」產品的包裝在色彩、樣式、元素布局及整體風格上與伊利包裝高度近似,這種近似性足以導致相關公眾產生混淆。判決特別指出,蒙牛未在涉案商品顯著位置使用其高知名度的「蒙牛」商標,反而削弱了自有品牌的識別力,使得包裝裝潢本身成為消費者辨源的主要依據,從而加劇了混淆的可能性。

據此,法院認定蒙牛「精選牧場」純牛奶包裝與伊利「金典」高度近似,構成不正當競爭,責令蒙牛立即停止使用涉案近似包裝,並賠償伊利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0萬元。

競爭延伸:液態奶戰場差距拉大

蒙牛陷營收與創新困境

此次糾紛的背後,是伊利與蒙牛在液態奶這一乳業核心戰場長達二十餘年的激烈角逐。雙方在產品創新、渠道下沉、營銷宣傳上你追我趕,共同做大了中國乳業市場,但也屢屢因邊界問題對簿公堂。然而,近年的市場表現顯示,雙方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最新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清晰地揭示了這一趨勢。數據顯示,伊利股份上半年總營收為619.33億元,同比增長3.37%;其中,作為基本盤的液態奶業務收入達361.26億元,同比下降2.1%。

反觀蒙牛乳業,其2025年上半年總營收為415.7億元,同比下降6.95%。儘管仍是乳業的「老二」,但與伊利的營收規模差距在擴大。而其核心業務液態奶收入為321.9億元,同比下降11.2%。從絕對值和增速上看,伊利在液態奶領域對蒙牛的領先優勢正在進一步擴大,兩者半年收入差距已拉開近40億元。

在液態奶領域,伊利與蒙牛都打造了其拳頭產品——「金典」與「特侖蘇」,二者共同瓜分高端白奶這一利潤豐厚的細分市場,但在渠道控制和成本效率的比拚上,伊利展現出更強的韌性。蒙牛方面,此次涉訴的「精選牧場」等子品牌似乎未能有效建立起差異化的高端認知。

可見,於蒙牛而言,此次不正當競爭案的敗訴不僅僅是一次500萬元的財務損失,更是一次品牌聲譽和戰略方向的警示。在巨頭競逐的下半場,蒙牛急需找到破局之道,並重塑其在核心液態奶業務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 張斐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