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庫克承諾加碼中國:蘋果AI,必須接入中國市場

2025-10-19 08:40:41 科技
●庫克(左)在上海出席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他透露了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正努力進入中國市場。他認為,中國的蓬勃活力、中國年輕一代開發者展現出的創新能力令人驚嘆。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在10月18日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蘋果公司CEO庫克現身,透露了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正努力進入中國市場。他認為,中國的蓬勃活力、中國年輕一代開發者展現出的創新能力令人驚嘆。

庫克在大會上表示,AI在人們生活的各方面都提供了很多幫助,也拯救了很多人。他用蘋果手錶舉例說道:「周一拜訪了一位中國客戶,當時他得了肺炎卻不自知,是智能手錶監測了心律和呼吸節律,並向用戶發出警示。」庫克並不擔心電腦像人一樣思考,但更擔心人像電腦那樣思考,如果人沒有了創新力和激情,就會像電腦一樣冷冰冰。他還稱:「如今沒有一家現代企業可以離開AI,人工智能在生產計劃、產品定製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應用潛力。蘋果幾乎沒有哪一個部門不使用AI。如果某個部門還沒有開始使用,我會質疑他們為什麼不使用。同時我們也正在培訓全球員工去適應這樣的新工作方式。」

庫克讚中國企業快速擁抱AI

庫克還讚揚了中國市場生機勃勃和中國開發者的創造力。他表示此前拜訪了一家中國公司,驚訝於AI工具已經很好地嵌入公司產品生產流程。庫克認為中國的開發者開發程序採納AI的速度真的非常快,令人難以置信。他還特別強調:「中國年輕開發者的創造力非常厲害,令人印象深刻。我拜訪了世界各地,覺得中國在這方面是最好的,他們的創造力是最棒的。」

庫克在交流最後表示AI的應用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全面鋪開,他希望全世界的從業者,包括中國的企業都能從AI的發展中學習,提升市場洞察力,讓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決策更高效、更精準。

蘋果承諾加大對華研發投資

庫克近期頻繁訪華,此次是他今年內的第二次中國之行。10月13日下午,他現身上海「THE MONSTERS」十周年巡展,與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LABUBU藝術家龍家昇互動; 同日晚間,他又首次現身抖音直播間,宣布iPhone Air即將在中國內地市場開啟預購,成為本次訪華之行的另一大亮點。之後14日,庫克又造訪上海的遊戲開發公司莉莉絲,並與團隊成員合影。

結束上海行程後,庫克於15日飛抵北京,與工信部部長李樂成會面。雙方就蘋果公司在華業務發展、加強電子信息領域合作等議題進行交流,同時庫克表示蘋果將增加在中國的投資,進一步提高對華合作層次和水平,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在北京的時候,庫克還在公園裏同蘋果本地的研發團隊散步聊天,近些年中國區的技術和產品團隊越來越被蘋果重視,庫克經常在公開場合誇獎中國團隊。

在今年的第一次中國行中,庫克重申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探討了蘋果進一步擴大在華供應鏈布局的計劃,並承諾加大對華研發投資,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碳中和等領域。

中國生成式AI用戶達5.15億人

另據報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8日在北京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5年6月,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用戶規模半年翻番。

報告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漸融入中國各類群體的日常生活中,中青年、高學歷用戶是核心群體。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中,40歲以下中青年用戶佔比達到74.6%,大專、本科及以上高學歷用戶佔比為37.5%。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於多種場景,還在農業生產、工業製造、科學研究等領域得到積極探索實踐。

中國AI專利申請量居全球首位

報告指出,隨着技術環境的不斷優化,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話語權持續增強,已成為推動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4月,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佔全球申請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人工智能技術已不再是實驗室中的概念,而是形成了能夠穩定支撐億級用戶、精準響應多樣化需求的成熟服務體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劉鬱林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折射出中國人工智能將從「可用」走向「好用」、從「試用」走向「常用」的趨勢。

中國新質生產力吸引外資不斷入場

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中國市場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昨日大會期間,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總幹事李劍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國際地緣政治及中美關係等因素帶來一定波動,但國際投資者普遍認為,中國依舊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投資熱土之一。

國際資本對華市場具長期信心

李劍閣表示:「當前整體趨勢仍是外資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尤其是香港資本市場,今年以來外資流入依然活躍;北上資金也在不斷增加,而這些資金大多來自境外機構投資者。」他強調,這種趨勢體現出國際資本對中國資本市場、金融體系和投資環境的未來長期信心。

針對外資布局方向,李劍閣指出,近期A股表現亮眼的板塊主要集中在「新質生產力」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高科技產業。「外資的加碼正體現在這些領域上,這些最近漲勢也不錯。」另外,李劍閣觀察到,當前美股經過長時間上漲後,投資界對美股所積累的風險有所擔憂,所以下一輪很可能是美股的調整。他說道:「所謂盛極必衰,美股價值已經有點高估了,若進入調整階段,資金很可能重新流向中國,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私募基金機構也在加快在上海的布局。李劍閣指出:「這一現象與中國AI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這一動向釋放出明確信號——AI驅動的產業創新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經濟在壓力測試中展韌性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昨日大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在壓力測試中展現韌性,理論和實踐都再次證明,科技創新和制度變革才是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繁榮的根本動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5.3%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在全球位居前列。樓繼偉表示,面對全球保護主義暗流湧動,產業鏈的碎片化割裂、陣營化對抗傾向,中國既未因外部壓力選擇脫鈎斷鏈,更沒有以鄰為壑,而是以更開放的姿態堅定擁抱全球化。中國沒有固守傳統發展路徑,而是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探索安全與效率並重的增長模式。他最後說道:「轉型挑戰中的中國實踐,正以創新驅動促經濟增長;合作共贏中的中國方案,正為全球治理注入新智慧。」

責任編輯: 梁存希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