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新華社16日播發系列述評文章《關鍵時刻必有關鍵抉擇——習近平經濟思想引領新時代經濟工作述評之四》,文章指出,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航船闖激流險灘、戰艱難險阻,向着一個又一個勝利篤定前行。
關鍵時刻必有關鍵抉擇。
新時代以來的這些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一路風雨兼程,一路劈波斬浪,我們的信心更強大、信念更堅定:在一個個重要節點、一次次重大挑戰中發展、升華,彰顯真理力量,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中國經濟始終沿着正確方向砥礪向前,不斷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研判發展大勢,在關鍵時刻作出的一次次關鍵抉擇,集中展現着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真理力量,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路之變、結構之變、動力之變。
以主動戰略之舉,夯實長遠發展之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特別是「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可達140萬億元左右,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進一步鞏固……
來之不易的成果,彌足珍貴的啟示。關鍵時刻的一次次關鍵抉擇,充分表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經濟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發展大勢、總結發展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治理經濟的這一重要原則一以貫之。
在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2025年的宏觀政策取向——「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
這24個字,進一步豐富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內涵,是我們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生動體現。
穩,是主基調;進,是大方向。新時代的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不變的總基調下有針對性地調整「穩」和「進」的關係,在動態平衡中彰顯經濟治理智慧。
洞察時與勢、統籌立與破、聯通內與外、辨析危與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深邃思考和深刻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堅實。
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致廣大而盡精微」是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要把控好細節,把政治經濟、宏觀微觀、戰略戰術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緻精當」。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精確定向、周密部署、扎實落實。步調一致向前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匯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信心和力量。
眼下,中國經濟航船行至新的關鍵一程——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上,我們黨的一次次關鍵抉擇,引領中國經濟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壯大,也必將引領中國經濟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闡明中國面向未來的抉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就要始終保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就要不斷增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就要始終堅持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的初心。
新的航程,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億萬人民銳意進取、不懼風浪,中國經濟航船不改浩蕩向前之勢,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不可阻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