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藝動巴山蜀水 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成都開幕

2025-10-18 04:04:47 副刊
●開幕舞蹈詩劇《蜀道》劇照。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10月16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在成都開幕,將於11月5日在重慶閉幕,整體活動持續至2025年底。本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和旅遊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藝動巴山蜀水 共繪時代新篇」為主題,力爭實現「觀百部大戲、賞千件展品、匯萬眾活力」。

據悉,川渝兩地將攜手推出「戲劇雙城記」、美術作品展、雜技魔術展演,以及非遺展、數字藝術展等多元內容,以「跟着演出去旅行」「美術館之夜」等精品文旅線路和活動,積極拉動文化和旅遊消費。此外,「雲演繹」「雲展覽」模式的推行,將增強年輕群體的參與感,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全民藝術盛會」。

舞蹈詩劇《蜀道》開篇

10月16日,四川原創舞蹈詩劇《蜀道》作為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帶領觀眾通過舞蹈肢體語言領略蜀道上的千里畫卷與千年風煙。該劇以「五丁開道」的古老傳說為序,依次鋪展「潤川化蜀」「劍閣崢嶸」「翠雲穹廊」「市井煙火」「古今之道」等篇章,生動再現李冰治水修堰的智慧、姜維獨守劍閣的忠勇、翠雲廊千年風韻的滄桑。尾聲處,「古蜀五丁」意象化為新時代的建設者,見證蜀道從天險變通途的現代巨變,演繹蜀道精神生生不息的古今傳承。在藝術呈現上,作品以氣勢恢宏的舞蹈塑造巴蜀大地歷史人物群像,運用純肢體語言凝練表達厚重史詩。舞台視覺融入三星堆紋樣、川劇表演技巧等巴蜀文化元素,演員服飾兼具歷史質感與當代審美,共同構築起一個意蘊深厚的詩化空間。

舞劇《杜甫》創40億流量神話

文華獎作為專業舞台藝術領域政府最高獎項,是本屆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重慶歌舞團原創舞劇《杜甫》作為入圍作品之一,在四川文化藝術中心連演兩場,深受觀眾喜愛。

《杜甫》全劇分為「壯遊羈旅」「長安十載」「棄官歸隱」「登高望遠」4個篇章,以大寫意的手法,意象化地呈現了「詩聖」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杜甫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一生憂國憂民,初心篤定、信仰堅定,作為演員就是要讓他『活』起來,觸動觀眾的靈魂。」舞劇《杜甫》中青年杜甫扮演者劉天一表示。

「《杜甫》用身體重寫史詩,讓盛唐的風骨在當代舞台復活,以一場『無聲的驚雷』,震撼每一個靈魂深處的文化記憶。」重慶歌舞團團長、藝術總監、一級演出監督苟曉燕介紹,該劇一度登上「微博」「抖音」熱搜榜,締造了全網40億流量的神話。

新編京劇《紅高粱》角逐文華獎

由寧夏演藝集團京劇院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紅高粱》亦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參評第十八屆文華獎。該劇改編自莫言同名小說,由賈璐編劇,李慧琴導演,梅花獎、白玉蘭主角獎得主劉京領銜主演。作品以野生瘋長、蓬蓬勃勃、充滿野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紅高粱為意象,貫穿全劇。傳統京劇常用「二道幕」換場,《紅高粱》則用滿台垂落的紅高粱,經黃土地的風輕輕晃動,寓意是連綿的田野,又是英雄們抗爭的鮮血。「我們要的不是好看,是走心。」李慧琴表示,希望觀眾看到紅高粱,就想起這片土地上的人;看到九兒的背影,就想起當年的抗爭。九兒與十八刀的愛情,將用來回的對唱展現;抗敵的壯烈,高粱地的風吹草動,都藏進了音樂的旋律裏。賈璐則表示,作曲團隊沒有拘泥於京劇「三大件」,反而加了山東民歌的元素,讓旋律多了鄉土氣。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