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 心
怒江對峙的第一年,主要由宋希濂第11集團軍控制着沿江防線和整個滇西局勢,一方面堅守江防不讓日軍渡江東侵,另一方面積極準備過江反攻。日軍佔領緬甸全境和中國滇西,直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和印度東部邊境的安全,對遠東反法西斯戰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滇緬公路被掐斷,中國對外陸路交通完全喪失,國際援華物資,尤其是盟國的軍事援助物資無法運入中國,中國抗戰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也直接地影響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
面對如此局面,中、美、英三國都認為必須反攻緬甸,打通援華抗戰物資運輸線。美國派到蔣介石身邊擔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史迪威對反攻緬甸雄心勃勃,十分積極。他在1942年7月就拿出了一個三路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按照他同重慶當局商定的計劃,將從緬甸突圍撤至印度藍姆迦基地的中國遠征軍改編為中國駐印軍,稱之為「X」部隊;從緬甸撤退至怒江以東的遠征軍餘部,與後續將調到雲南由美軍裝備整訓的部隊,重組成立第二期中國遠征軍,稱之為「Y」部隊。中國駐印軍從印度經緬北野人山打通中印公路。同時,中國遠征軍大規模跨越怒江,收復滇西,打通滇緬公路。兩軍在中緬邊境會師。史迪威認為,「X+Y便可決定緬甸的命運,X部隊從緬北打過來,而Y部隊從滇西打出去,於是緬甸就解放了。」
重慶國民黨當局從重新打通中國戰場與盟軍的國際交通線,保證盟國援華物資運入中國,以及消除日軍對戰略後方威脅的角度出發,對反攻緬甸作戰持積極的態度。1942年8月,經中美英三方協商,決定將從緬甸撤至印度的中國遠征軍組建為「中國駐印軍」,主要任務是協同盟軍從印度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打破日軍對中國西南國際補給線的封鎖。中國駐印軍名義上隸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實際由中美英三方協同指揮。中國駐印軍成立總指揮部,史迪威任總指揮,原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羅卓英任副總指揮,並在印度藍姆迦設立訓練中心,負責整訓。
藍姆迦位於印度東北部恰納肯德邦東北的達莫德爾河河谷地帶。在印度的印地語中,「藍姆迦」意思是「神住的地方」。這裏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軍關押意大利戰俘的營地,曾關押過2.5萬意大利戰俘。為了反攻緬北,英國人把藍姆迦營地移交給中美方作為重新裝備和訓練中國軍隊之用。1942年8月26日,中國駐印軍藍姆迦訓練中心正式組建。在此之前,從緬北向印度撤退的中國遠征軍已分批向這裏集結。中國駐印軍最初以孫立人師長的中國遠征軍第6軍新38師和廖耀湘師長的中國遠征軍第5軍新22師兩支部隊為骨幹,成立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軍長鄭洞國。鄭洞國在抗戰期間以「鐵血儒將」著稱。1933年長城抗戰時親率部屬衝鋒,血戰古北口。
中國駐印軍後來不斷加強和擴編。國民黨軍委會陸續將新30師、第14師、第50師從國內空運到印度編入駐印軍。同時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號召之下,國內許多知識青年奔赴印度參加中國駐印軍。1944年8月,中國駐印軍擴編為兩個軍:新1軍(軍長孫立人,轄新38師、新30師)和新6軍(軍長廖耀湘,轄新22師、第14師、第50師)。駐印軍全員配備以美式武器為主,並接受美軍戰術和叢林作戰等系統訓練,是當時中國軍隊中裝備最精良的部隊,火力遠超同期國內部隊。單兵裝備融合英美制式,注重實戰性與模塊化。
史迪威在訓練中心成立時稱,藍姆迦訓練中心所有工作的目標就是一個:創造一支可以和日軍面對面較量,並最終獲得勝利的現代戰鬥部隊。藍姆迦訓練中心設有步兵、炮兵、裝甲兵、汽車兵、通訊兵、工兵和野戰醫院等訓練機構或學校,配備多兵種訓練設施。由配備中國學生兵譯員的美國教官嚴格按照課程進行。據駐印軍老兵描述,藍姆迦基地非常龐大,有60平方英里。營區內有公路,營區外有火車站。藍姆迦訓練中心一共訓練了中國駐印軍5,368名軍官和48,124名士兵。在後來艱苦卓絕的緬北反攻戰役中,藍姆迦訓練的中國駐印軍師成為了鋼鐵拳頭,在野人山的叢林裏擊潰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精銳。
戰後特別是印度獨立以後,印度軍隊接管了藍姆迦所有的軍事設施,至今藍姆迦仍作為軍事管制區由印軍絕對控制並絕對保密,禁止任何人訪問。印度媒體在戰後隻字不提藍姆迦基地的情況,表明這裏一直還是印度的秘密軍事基地。中國記者曾根據史迪威將軍孫子約翰·伊斯特布魯克提供的藍姆迦基地示意圖,試圖去探訪藍姆迦軍事基地,均因受阻未能成功。
然而,中國記者兩次去探訪藍姆迦的中國駐印軍墓地卻都很成功。在藍姆迦小鎮郊區一片荒涼的丘陵灌木中,有一個有圍牆的庭院,院內就是中國駐印軍的墓地。庭院大門的招牌寫着:中華民國駐印軍公墓。庭院大約有兩個足球場大。院內莊嚴肅穆,保護得較好。中央是紀念碑,上面是蔣介石題寫的「英靈赫奕」,兩邊有253座墓地,其中少部分有墓碑,記載着死者的名字、籍貫和部隊番號,後面是靈堂,還有水井和門衛的房間。許多墳墓沒有墓誌銘,死亡原因也沒有紀錄。墓地有曾任中國遠征軍參謀總長何應欽的題字:「抗日遠征飲丹心,捐軀異域正義騰。英靈有慰千秋頌,救國自衛灑碧血。埋骨他鄉浩氣存,忠魂得安萬世欽」。
1943年10月,在藍姆迦營地厲兵秣馬的中國駐印軍,在英美盟軍各一部的配合下,像一把利劍率先插進緬北野人山密林,向日軍發起攻擊,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就在一年多前,中國遠征軍被日軍第56師團逼進野人山,數萬將士永遠留在了野人山的荒野密林之中。從中國遠征軍脫胎換骨出來的中國駐印軍,將在這裏給日軍毀滅性打擊,為喋血野人山的戰友們雪恥報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