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美國生育專題系列(二)】美育兒體系陷困境 五改革方向尋出路

2025-10-18 04:03:01 國際

在職父母負擔沉重業者薪酬低微 整體經濟連帶受創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保育服務體系正面臨嚴重失靈,導致在職父母負擔沉重、從業者薪酬低落,且整體經濟連帶受創。為解決此危機,專家提出5項關鍵改革理念,旨在降低家長成本、提升保育質量,並重建該體系的可持續性。

目前,美國家庭每年支付之日託費用,甚至可能超過州內大學學費,據Care.com調查,家庭平均將22%收入用於保育服務。與此同時,保育工作者時薪中位數僅為15.41美元(約120港元),許多缺乏醫療福利,導致行業人員流動率高、服務供應不穩。此市場失靈現象,不僅影響家庭生計,亦抑制生育意願,進而衝擊勞動力市場與國家經濟。

專家指出,保育成本高昂主因人力開支難以削減,各州份為確保安全與品質,嚴格規定師生比例,例如嬰兒班級每名教師最多僅能照顧4名嬰兒。一般而言,日託中心預算的60%至80%用於支付薪資,然而低薪環境使業者難以聘僱及留住優質教師。

1.建立統一教師培訓標準

為改善現況,首要改革方向為建立統一的教師培訓標準。內布拉斯加大學專家史密斯建議,每間教室應至少有一名持有「兒童發展協理員」(CDA)證照的教師。該證照課程可在數月內完成,內容涵蓋課堂管理及兒童發展,有助降低人員流失率並提升服務品質。

2.提供稅務減免商業培訓

其次,提供稅務減免與商業培訓予日託業者,特別是居家型託育服務提供者。例如,內布拉斯加州非營利組織提供報稅與契約撰寫等培訓,協助業者節省開支並強化經營質素。政府亦可考慮免除居家日託的財產稅,或補助遊樂設施安裝等開辦成本。

3.鼓勵企業補助在職員工

第三項改革為鼓勵企業參與負擔保育費用。如密歇根州自2021年推動的計劃,由企業支付員工三分之一的託育費用,州政府補助另外三分之一,餘下由員工自行負擔。該計劃適用於收入在聯邦貧窮線200%至400%之間的家庭,目前已獲260家企業響應。

4.改變社會對保育服務觀念

第四,需改變社會對保育服務的觀念,將其視為公共財政而非僅是保姆服務。佛羅里達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等已推行相關政策,包括提供企業稅務優惠,或以博彩及大麻衍生產品稅收支援早期教育。

5.政府擴大參與保育體系

最後,專家強調政府應擴大參與保育體系。歷史上,二戰期間政府曾補助託育促進女性就業,而國防部目前也為軍人家庭提供補助性託育服務。堪薩斯大學經濟學家海格尼斯指出,公立教育體系已為擴展至幼齡階段提供可行路徑。

此五大改革方向,從多個維度為美重建保育體系提供關鍵思路。惟有透過多管齊下,方能解決當前市場失靈困境,減輕家庭負擔並保障兒童發展權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