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葛珮帆:「雙信封制」重視技術 護航產業轉型升級

2025-10-17 20:12:54 來論

文/葛珮帆

特區政府最近宣布了以「雙信封制」公開招標出售新界北區沙嶺用地,用於發展高端數據園區。上述用地佔地巨大,總面積約116,365平方米,位於北部都會區,靠近羅湖。特區政府計劃把這地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創新及科技」,最高樓面面積可達25萬平方米,而且不少於70%要用作高端數據中心。筆者認為,沙嶺數據園區對香港乃至整個大灣區發展AI及數據產業有重要價值,不能單純以賣地角度只看地價。這種產業導向的思路很關鍵,應該在香港產業發展中得到重視。

改革「價高者得」傳統

「雙信封制」招標方式是本次沙嶺土地出讓的最大亮點。這種機制要求投標者分別準備兩個獨立信封:一個是「非價格建議書」,另一個是「價格建議書」。在評審過程中,兩個信封將被分別對待,確保技術方案和價格方案得到獨立評估。這一設計突破香港傳統土地招標慣例,不再由「價高者得」土地招標模式主導,反映出特區政府更重視土地的長期產業效益而非一次性土地收入。在具體評分比重上,技術因素佔70%,價格因素僅佔30%。這意味着即使投標者出價較低,但若技術方案出色,仍有可能中標,從這模式可以看出是次招標更着重的是投標者的技術實力而非出價高低。

根據特區政府提供的相關招標文件,非價格建議主要考量擬發展數據園區的總體投資、算力規模、園區的投產日期、預計可創造的經濟產出及衍生的技術職位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推動產業、技術發展與經濟效益的指標,清晰顯示特區政府以產業導向為主軸,發展產業的堅定決心。

在人工智能(AI)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據中心已成為支撐數字經濟、大數據、雲計算等多項新技術的關鍵基礎設施,其需求有着大幅增長的潛力。同時不同新技術的興起,亦進一步促使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及其算力要求、散熱能力、用電負荷、能源等多方面都迎來巨大的轉變,因此以創新方案及設計來提升數據中心的效能十分重要。沙嶺數據園區採用雙信封制投標方式能吸引更多國際上最新科技的供應商參與項目。

做好配套 保障智算運轉

沙嶺數據園區的建設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它是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重要前哨站,標誌着北都區發展已正式踏入實景圖的階段。這不僅是金錢上的投資,更是香港對未來的一場投資,投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未來。

要成功發展數據園,最重要是有先進的算力及數據設施,同時要確保電力供應充足及關注電費問題。筆者關注到早前有將軍澳的數據中心項目,因電力及水供應不足而拖延進展的情況,可預見未來對數據中心的效能要求將大幅上升,新一代的智算中心對電力需求非常大,特區政府必須和電力公司商議,確保以合理價格及速度提供充足電力供應。現時香港電費較內地高昂,始終都是一個問題,筆者早前已建議特區政府引入內地綠色電力,期望特區政府盡力加快安排。

沙嶺數據園用地作為促進金融服務及物流等支柱產業和其他經濟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當中牽涉龐大的投資額,將為香港提供先進算力設施,同時吸引國際投資者落戶,帶動AI、數據分析等相關產業與智慧城市的集群效應,創造高增值就業機會,並提升北都區內基建水平,幫助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創科及區內數字基礎設施樞紐的地位,同時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讓香港在全球創科競爭中佔據優勢。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