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提升DNA存儲數據恢復性能 中國科研團隊發表DNA信息存儲新進展

2025-10-17 16:08:56 神州
體外存儲實驗編碼框架。(天津大學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聰 天津報道)隨着數據存儲需求進入「澤字節時代」(1澤字節約等於1萬億GB),DNA因其環境友好、穩定性高和存儲密度大等特點,被視為極具潛力的存儲介質之一。近日,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與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吳華明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一款名為「StairLoop」的DNA存儲框架,有效解決了高錯誤率合成環境下DNA存儲的數據恢復難題,更可為電化學合成等高通量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對推動中國DNA存儲技術從實驗室研發階段邁向產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據了解,該「StairLoop」框架通過兩大核心設計破解難題:一是創新構建階梯式交織結構,二是研發迭代式軟判決解碼機制。無需依賴複雜的多序列比對流程,就能高效校正DNA合成中常見的插入、刪除、替換等錯誤;同時,框架具備並行解碼能力,可顯著提升大規模數據的檢索效率,為海量數據存儲應用奠定基礎。

為驗證框架性能,吳華明教授團隊開展實證研究:將代表中國早期人類文明的甲骨文圖像,通過電化學DNA合成法寫入DNA。實驗數據顯示,即便部分合成區塊的核苷酸錯誤率超過6%、序列丟失率超過30%,「StairLoop」仍能精準完成解碼,讓原始甲骨文圖像完整復原,充分證實了該方案在高錯誤率合成環境下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